千年一叹 6(1/2)


  “成功了!”
  指挥大厅一片欢呼声。一群疯子。这些人不矜持,没风度。此刻又蹦又跳、开怀大笑,泪流满面、相互拥抱。
  全不顾一地眼镜。
  这群人还被称为科学家,人们尊重他们也疏远他们;当众赞誉他们是人类顶尖的宇宙天文学权威,背后无不埋怨他们以天文数字浪费纳税人的钱。
  预算过于庞大,当局也皱眉。此刻,他们有理由疯狂:人类第一次在太阳附近搭建戴森环。
  “李亨这小子果然不负众望!”百米宽的屏幕上,伊甸园戴森环目空一切地悬浮在太阳上,犹如威凌天下的君王。
  让它猝不及防的是,“勇气号”飞船穿心而过!当飞船从黑洞另一端像粒出膛的子弹般闪现而没后,受到惊吓的黑洞惊惧、愕然,连连抖动,忙不迭地修复那纤细的伤口,悬着的心落地了。
  观摩厅里,正襟危坐的共同体联合委员会尊贵的委员们以及地-太战略安全司令部威武的一众官员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人民开始欢呼。
  无处不在庆祝这一伟大壮举。各大人居行星点亮了所有照明设备,数十颗环绕行星运行的人造太阳、人造月亮纷纷调整亮度、光色,展露各自或柔和或多彩的光芒,依据各大行星向阳面时差不同,争奇斗艳、相映成辉。
  太阳系更加绚丽了。首席天体物理学家、戴森环计划总指挥官刘易斯饱含热泪、喃喃自语:“探索太空数百年,人类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它到底还是实现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想起往事,刘易斯潸然泪下。百年前,当大灾变年代来临之后,天文学界的科学家无时无刻不在试图在太阳上建造戴森环。
  三十年前的春天,同为天体物理学家的理查德博士在宇航功勋舰长张洪的亲自指导和培训下,亲自搭乘光动力飞船前往太阳科考活动。
  数天后他纠集两名同好,迫不及待地驾驶着命名为“探索者号”的宇宙飞船,启航飞跃过金星、水星。
  这是一个等离子态的恒星,在伽利略仰望星空后就已纳入天体物理学家的视线。太阳的日冕层布满了高温等离子态物质。科学家希望:利用太阳本身源源不断地能量给人类带来新生的希望。
  首航,这是一次极具风险的试验性行动。飞船启航那一刻,所有参与该项工程的科学家心跳加速。航程顺利,瞬间穿刺成功,然而令刘易斯最为揪心的事发生了:逃逸失败。
  理查德没能在靠近太阳顺利展开防热隔层时,或者说,他没能出来,他们坠落在太阳的日冕层。
  行动失败了。
  一组失败的数据沉甸甸记录在案。
  李亨却认为成败未定。理由是父亲驾驶的“探索者号”飞船并没有附着在太阳表面,只是失踪了而已。
  半年后,行星联合委员会荣誉公民事务局决定为李查德博士建衣冠冢。“这里埋葬着人类最伟大、最具勇气的天体物理学家理查德博士。
  “探索者号”任务失败后,李亨变了,少言寡语,终日醉心于模拟在太阳表层建造戴森环的实验。
  忽然有一天,他找到张洪,请求培训自己驾驶飞船的技能。新型的锥形飞船服役了。外形更为纤细,同时精简了操作系统、压缩了空间、减少了成员。

和沉睡千年,苏醒拯救太阳系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