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山路弯弯(1/2)


  柳河的南岸,大部分是汉人奴隶和蒙古的底层牧民。
  当吴阿衡包抄过来的时候,本以为会有激烈的冲杀。没想到对手仅仅放了几支冷箭,就放弃了抵抗,畏畏缩缩地匍匐在地。
  北岸,卢象升的队伍已经与敌人交上手了。
  尽管苏赫巴鲁逃得匆忙,也没忘记留下几十人阻挡明军,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蒙古人一个个面目狰狞,高举着马刀嗷嗷乱叫。
  他们排出了楔形战阵,控制着马速缓缓前行,随时准备发起冲锋,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这些人从小长就在马背上。骑兵对骑兵,若是数量相差不大,明军完全不是对手。
  何况敌人还摆出了一副杀一个够本,杀俩赚一个姿态。
  “少爷,让弓箭手射杀他们的马匹。蒙古人马上功夫了得,失去了战马,就是待宰的羔羊。”
  混在队伍中的王无咎,左边清儿,右边婉儿,前边是狗腿赵大虎,人手一把长刀,将他护得严严实实。
  少年也是一身盔甲,手里拎个大棒子,煞有介事地跟在队伍的中段,听到大虎回头叫嚷,他立刻提醒卢象升。
  其实不用他嘱咐,常年征战的卢象升比他有经验。
  明军的所谓骑兵,大部分是骑着马的步兵,真的让敌人冲进队伍,即使将他们斩杀殆尽,也会损失惨重。
  四喜他们已经潜出二里多地,派出刀盾手和弓箭手下马列出方阵,严阵以待。
  随着敌人慢慢逼近,方阵非但畏敌不前,反而慢慢后退了一里多远。
  就这样,双方始终保持着一里左右的距离,弄得蒙古人莫名其妙。
  僵持了半柱香的时间,蒙古人终于耐不住性子,一边嘲笑明军的胆怯,一边开始提速。
  骑马的总是快过走路的,两支队伍逐渐接近。
  蒙古人的马速越来越快,相距300步左右,提到了最高点,向着明军展开最后的冲锋。
  眼看距离不到五十步了,最前面的刀盾手,迫于战马那恢弘的气势,两腿打颤。
  猛然,前面一匹战马马蹄陷入了海碗粗细,一尺多深的坑中,“咔嚓”一声,腿骨尽断。
  “唏律律”一声嘶鸣,战马和士兵同时飞了出去。紧跟在后面的战马避之不及,迎头撞上,人仰马翻。
  事发突然,后面的队伍还没搞清楚原委,前面的十几匹战马都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放箭!”
  四喜一声令下,百名弓箭手齐射。
  只不过,五十支箭矢的目标是敌人的马匹,另外五十支点燃了箭簇,瞄准的却是地面。
  “轰”,狭窄的山道上立刻燃起一条火龙,烈火夹杂着滚滚浓烟,将奋力冲锋的敌军笼罩。
  燃烧的马匹发出歇斯底里的惨叫,四处乱撞。被点燃的士兵则是就地打滚,一边求救一边哀嚎,试图扑灭身上的火焰。
  原来,刀盾方阵就是一个伪装。前几排装模作样地进行防御,后面的将士,一边挖坑,一边往地上洒猛火油。
  这才表现出畏惧敌军,缓缓后退的样子。
  敌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明军的方阵上,对平时熟悉的地形完全忽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和我把太子带偏了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