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自行决断(1/2)


  周奎感觉上了王无咎的贼船,五十万两银子不是那么好挣的。本来可以在京城里优哉游哉,却被逼到山沟里弄什么燃烧弹。
  本想着安排管家负责此事,无奈实属最高军事机密,只能亲在出马。
  现在的他,正躲在一处山墙的后面,关注着工匠们制造压缩火药。
  前些天视察的时候,王无咎递给他一本小册子,上面记录了火药的改进办法。
  先是调整三种材料的混合比例,然后加入适量的白糖,可以将产气比提高五到六倍。
  产气比这个名词周奎搞不懂,他的理解是闹肚子,肚子闹得越凶,放的屁越多。往火药里面添加白糖,就是为了让它闹肚子。
  最后将火药颗粒挤压在一起,尽量减小之间的缝隙。到达极限后,爆炸威力还能增长个四五倍。
  如此一番操作,同等重量下,火药的威力堪比六分之一TNT爆炸。
  当然,这都是指南上写的。作为农学院的高材生,除了辣手摧花,别的还真不会。
  是真是假,还要看效果。
  周奎探头探脑,眼睛死死地盯着拉磨的那头驴,对着管家的儿子喊道:“二愣子,小心点,要是爆炸,咱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放心吧老爷,都是按照要求弄的,出不了事儿。”
  二楞名叫周冬,府上管家的二儿子,二十出头的年纪,鬼精鬼精的。听说老爷要找个做火药的管事,毛遂自荐。
  只见他取来一个简单的装置与磨盘连接,装置的末端是一个顶板,大小与装载火药的木盒相匹配。
  然后赶着驴一圈圈地转磨,慢慢的,顶板会将木盒内的火药压得瓷瓷实实。
  这个过程相当危险,一旦擦出火花,磨毁驴亡。二楞他爹还得请全村的人吃席。
  眼见顶板到了预先划线的位置,二楞吆喝一声,毛驴停止了拉磨。
  取出木盒,装上火绳,用木盖和油纸密封,1.O版本的压缩火药算是大功告成。
  周奎绕出山墙,小心地摸着木盒问道:“试验的地方选好啦?”
  周冬点点头,带着老爷和工匠向山沟里走去。
  山体的岩石间,有一道自然形成的裂缝,已经被清理干净,刚好可以塞进木盒。
  周冬命令众人隐蔽,接上长长的火绳点燃后,掉头就跑。
  十几个呼吸后,一声轰响,碎石乱飞。
  经过试验,一尺见方,半尺来厚的压缩火药,的确能够炸裂山石;未经改良的黑火药,最多把石头熏黑了……
  广宁前屯卫中后所,如今的绥中。
  军殿里,祖大寿与自己的外甥,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相对而坐。
  一个多月,皇帝连续三道圣旨,让他寝食难安。特意请吴三桂过来商量应对之策。
  皇帝的旨意很客气,只是建议其调兵六万,协同京畿防御。同时可遣关外三十万百姓入关,在宁远一带实行断桥、断路、坚壁清野。
  具体如何操作,让他自行决断。
  祖大寿现在算是大明的东北王,彻彻底底的军阀世家。
  曾经被迫投降过清军,后又叛出清廷,再次回到大明的怀抱。真实的处境算是夹在明清之间的第三方,是大明争取的对象。

和我把太子带偏了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