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砸缸 下(1/1)


  我当时也来了起床气,说了句,好,谁不去谁他妈是胆小鬼。
  我俩迅速穿完衣服,带着外公夜钓用的‘海鸥牌’老式加长版手电筒就出发了。
  这种流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强光手电,需要装四截一号电池(那种又胖又粗的大号电池,现在极为少见),照明能力极强,是走夜路探险,河边夜钓,半夜上山烧香的必备产品,当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那么一把。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手电在必要时,还能当武器。
  既防人,亦防‘不干净’的东西。
  那个年代,路灯并不像现在这样一排一排栽着,能把整个城市照的犹如白昼。
  说白了,十字路口电线杆处有一盏20瓦的灯泡照明已经很好了。
  但就是那么盏灯,给大风一吹,里面的灯芯就会熄,风过了以后,灯再次亮了起来,要么就是忽明忽暗,渗人的很。
  加之那会,没有那么多乌七八糟的娱乐活动,小镇上的人们忙活了一天,基本都早早回家睡觉了。
  所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超过晚上八点钟,外面的世界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
  冷冷清清,乌漆嘛黑。
  当然,如果实在有事情要出门,男人们一般会准备三件东西:
  香烟、‘海鸥牌’老式加长版手电、《包青天》主题曲。
  那么,为何要备上这三样东西呢?
  因为那个时候,大家文化不高,迷信思想比较严重,尤其是怪力乱神的东西。
  而大人们,尤其喜欢编造鬼故事来哄骗自家的小孩,来防止他们半夜出去玩。
  比如,我外婆就是。
  她给我和表哥讲过一个鬼故事,说很久很久以前,梅城状元楼旁的玉带河边,住着个女人;女人非常勤快贤惠,天还没亮就起来磨豆子做豆腐,为的是给夫君筹措上京赶考的盘缠。下午呢,给有钱人家浆洗衣服补贴家用,晚上还要侍奉卧病在床的公婆,总之就是很苦。
  后来的故事呢,聪明的各位肯定猜到了。
  就像狗血电视里拍的,她丈夫之后果然高中状元,但是衣锦还乡第一件事,就是休妻,毕竟人家丞相的女儿看中他了。
  然后女人受不了打击,某一天就跳了玉带河,永远化作了怨鬼,专门在半夜,将路过玉带河石桥上的男人,给卷下河。
  现在看来,这故事简直漏洞百出,毫无逻辑,但不可否认,当时的我和表哥还真就信了。
  而且,这个故事一度还有多个版本,且越传越邪乎。
  所以后来,不管信不信,男人们晚上出门,都要打着强光手电,嘴里唱着:
  开封有个包青天,
  铁面无私辨忠奸。
  江湖豪杰来相助,
  王朝和马汉在身边.......
  (张龙赵虎表示:???那我走?)
  毕竟,你女鬼有啥冤屈的,别找我,找老包就对了。
  因为,根据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设定,包拯的原型结合民间传说,包包大人不但能断凡间生死,也能判阴间冤屈。
  这首由胡瓜演唱的片头曲,铿锵有力,正义凛然,绝对是老包的化身。
  是以,那会人们晚上走夜路害怕了,哼上几句,瞬间能感觉老包附体,邪祟近不了身。
  至于香烟。
  说的是,等男人们从外面回到家,不能直接进家门,而是要在外面抽上一支,再进门。
  理由是,防止带入不好的东西,吓坏家里的小孩。
  所以说,当时半夜敢出去,绝对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尤其还是两个小鬼头。
  而表哥说的水缸位置,正巧又要路过状元楼,穿过玉带河,搞不好还要和未知生物来一次正面接触。
  这在现在看来没什么,可在当时,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我记得,那天晚上和老表出门以后,二人走得飞快。
  一路上,我们没有说话,彼此却能听到对方的心跳声。
  尤其是我老表,还频频回首千百遍,想看看我们身后有没有跟着什么。
  看他如此怂,我就唱起了《包青天》主题曲,什么钻天鼠身轻如燕,彻地鼠是条好汉,穿山鼠铁臂神拳,翻江鼠身手不凡,锦毛鼠一身是胆......
  然后,我表哥也跟着唱了起来,比我还响。
  此刻,他觉得他就是锦毛鼠本人,浑身是胆!
  十几分钟后,我们唱着歌,到了状元楼边,又来到了玉带河附近,看见了那座渗人的石桥。
  可能我表哥觉得这一路都唱《包青天》片头曲有点儿单调,他忽然又唱起了片尾曲。
  片尾曲叫《新鸳鸯蝴蝶梦》,黄安老师唱的。
  这首歌的歌词,改编自《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大大写的。
  相当的经典,我至今手机里还存着。
  当然,这歌再经典,还不至于让我和表哥至今记忆犹新。
  我们还能记得这首歌,倒不是因为这首歌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那根弦,而是发生了另外一件事。
  其实唱歌本身,也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歌好,词好,黄老师唱的也好。
  但坏就坏在里面有句歌词:
  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
  更好巧不巧的是,当时我们唱到这句的时候,正看见那个石桥上——此时此刻,赫然站着一个长发披肩的女人。
  此情此景,加上这句歌词,不正是贴合了外婆所说的那个鬼故事?
  昏暗的路灯下,女人长发随风飘荡摇曳.........
  

和飞翔吧少年,像一只蜗牛般蠕动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