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究竟是谁杀死了那个女孩 上(1/3)


  时光飞逝。
  92年的暑假,是那么的漫长且又短暂。
  给人一种,还没开始,就他妈结束了的感觉
  我和表哥前前后后忙活了大半个月,还是没有砸掉一口水缸。
  这就好比小解,刚有了尿意,又好不容易找到一块风水宝地,正准备顶风尿三丈,可结果却逆风湿一鞋的感觉。
  这就是我们的结果。
  青春啊,果然还是应当留有瑕疵的。
  毕竟,留有遗憾的,才是青春。
  没有遗憾的,只能是爽文。
  分开前的最后一顿饭,是全家人在状元楼吃的。
  这座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梅城标志性建筑,是当时镇上最高档的饭店。
  其中两道菜,我映像十分深刻。
  一道是清蒸野生鳜鱼。
  百分百纯野生,鱼身上改了花刀,塞入笋片,生姜片,金华火腿片,鱼腹里塞入葱结,再辅以花雕酒.........
  做法简单,味道却不简单。
  就一个字,
  鲜!
  另一道菜,叫金榜题名。
  名字高大上,但说白了,其实就是蹄膀烧金针菇,据说是状元楼招牌菜,去之必点。
  鲜猪蹄用秘制调料腌制,入锅煨酥、捞出切片,金针菇拍上地瓜粉,入油锅炸酥成金黄色,最后融汇在一起......
  还真是金(金针菇)榜(猪蹄膀)题名啊。
  相传,此菜典故,本源自南宋孝宗淳熙二年乙未科状元,南宋的詹骙。
  此子进京赶考,偶遇一孩童失足落水,救起孩童后,孩童的父亲一手提着猪蹄,一手抓着一把金针菇,非要请詹骙留下吃顿饭。
  詹骙推辞不下,正左右为难。
  围观的一位长者见状,意味深长地说:“这金针菇和蹄膀,此去必是金榜题名啊!”
  詹骙一想妙啊,然后立刻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这走后不久,京城果然传来喜讯,
  当然,这种故事,大多是杜撰的。
  而吃了这道菜的人,也未必人人是状元。
  但是,大人们希望家中孩子吃了这道菜,能更好的念书,将来对社会做个有用人的心思,却是一样的。
  只不过大多数,不说贡献,当下,能努力活着不麻烦社会就很成功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席间,我和表哥约定一同去尿解。
  嘘嘘的时候,表哥的意思很明确
  ——来年暑假必须要砸掉那口缸
  每次说起砸缸,表哥都会兴奋的不得了,那眼神里,充满了执念。

和飞翔吧少年,像一只蜗牛般蠕动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