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不膻的羊(1/1)


  “XJ的羊,就算是一辈子在这里生活着的人,也未必能够讲清楚:到底XJ有多少种不同的羊?又各自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老师很是意味深长地把手中的小小遥控器,背对着身后的LED大屏幕,潇洒地“盲”按了一下。
  无数次的教学经验,让他在背对着大屏幕的时候,仅凭借余光,也能猜得出此时的大屏是不是已经黑掉了。
  “其实,他可以把笔记本电脑设置成‘永不关闭的,就不用一再地按来按去了。”
  朱朱把脑袋凑过去,给陈姐讲着“悄悄话”。
  “嗯嗯,就是!可能他不太会整电脑上的事。”
  陈姐点了点头,也赞许道。
  随着他的小遥控器过肩式“盲“按,他所制作的PPT文档,就开始出现了一种又一种:黑黑、白白、灰灰、黄黄、花花……,有毛没毛,长角不长角,像不像熊猫或者是“四不像”的不同模样的羊。
  说实话,离开牧区的生活经验来说,在座的学员,除了有一些是从牧区来的少数民族学员,绝大多数人,都只认识这些羊肉的唯一一种样子:
  羊肉!
  当它们被宰杀变成食物后,被插在红柳枝上、铁钎子上,或者是架子肉那独特的“扎扎刺”造型的铁尖上;或者是在大盘、大盆、大碗的正中间翻滚、冒着热气;或者被埋在大米做成的抓饭当中,与橙黄的胡萝卜、石榴红色的葡萄干、土黄色的杏干、或者嫩黄色木瓜“榅桲”相依相伴,那种香气喷鼻,让人流“哈拉子”的样子!
  对,“哈拉子”就是口水,学名:唾液。
  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外形,或者奇怪的外形,朱朱搞笑的DNA动了,把那些个羊头、羊外衣,就手就画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刷刷几笔,然后还添加了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把画挪给陈姐看,小声问:
  “咋样?这个新发型,帅不?”
  陈姐被这个“羊”版的发型,给搞到忍不住,笑得身子上上下下微颤着,只好自己拼命忍着,担心被老师发现。
  “看,这个是柯坪羊,‘出身即颠峰,是‘羊娃子肉的身份证’!”
  有学员读着PPT上的文字。
  当首页或全黑、或全白,在黄色的碱滩上啃食着草皮的柯坪羊,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时候,学员中有南疆过来的,操着一口声调不够标准的普通话,补充道:
  “那个,就是那个,光放盐,其他啥都不放,烤起来,或者和杏子、恰玛古一起炖,好吃的很!”
  “哎!对了,这个巴郎子说的对!这个南疆AKS地区的柯坪所出产的碱滩羊,天生就完成了‘酸碱中和’,膻味已经降到了最低,只需要用盐,就可以达到去膻的目的了!”
  老师得意地介绍道,顺便指着那个座位上发言的巴郎子学员,表示肯定。
  “还有,这个膻味,为什么羊肉会有膻味,大家知不知道?”
  老师接过话题,继续提问。
  “哪有羊不膻的?是羊都有味儿的啦!”
  有学员在下面回答。
  “对,不膻就不是羊了!要是有人端上一盆羊肉,说它完全不膻,那肯定这东西,就不知道是什么肉了。只不过,这膻味,有大有小,有轻有重罢了。而这个羊的汗腺下,所分泌出来的汗液里,就含有一种带‘酫’的物质。这种叫‘酫’的东西,会散发出难闻的酸味;而我们柯坪地区吃着盐碱地的水草,这肉质细嫩的柯坪羊,就在这吃的过程中,已经中和了这个酸性,让它所能发出的‘膻’味,降到了最低,所以,只需要盐,甚至根本都不用盐,直接吃,都能体会到羊肉本质的鲜美!”
  老师说得“哈拉子”都快喷到麦克风上了。
  他可能知道大多数讲到激情澎湃的老师,都有可能有控制不了“口水乱喷”的毛病,在他接过这支麦克风之前,就已经用纸巾反复擦了又擦好几遍了。
  现在,轮到他自己“喷麦”了,倒是一点也不嫌弃,把嘴巴凑得和麦克风,很近。
  

和新疆导游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