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可可托海(1/1)


  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已经预热两年多了!
  被歌声吸引过来的,不仅有情怀满满的的游客,更有对这些游客兴趣浓浓的文旅人。
  雪没有化完,踩上去,“咔吱咔吱”的,嘴里的口水就出来了。
  踩到“冰激淋山”上,是什么感觉?
  随手掰开一块儿糖霜似的冰壳,晶莹剔透,要不是它的正下方有一坨疑似某只“哈熊”老兄留下的烧饼大小尺寸的“翔”,真有一种送它入口,一“尝冰凉脆爽”的冲动!
  “来来来!放无人机!”
  现代“孙行者”虽然换了车,可“老孙到此一游”的“毛病”是一点没改。
  只不过是,“打卡”方式换成了用“大江”,给自己来一个“航拍”。
  “一风元山”车队的司机师傅们,在领队小甘总的带领下,开始了各种摆:
  拉旗的拉旗;站边的站边。
  “XJ品质旅游,就在一风元山!”
  在小袁总有力的号召下,十七位师傅们,一起齐声喊出了响亮的口号,震碎了朱朱刚才用鞋底试踩过的“冰淇淋”冰凌,让点点银光,又一起洒满了地面,在阳光照耀下,星星点点,“布凌布凌”地,“闪”瞎“熊大”、“熊二”、“光头强”的脸。
  “光头强”就是这次队伍中的程师傅,长了一副“李云龙”的“团长脸”,唯一的区别就是把头刮得锃亮,可以与“日月同辉”,相当耀眼的存在!
  “男人至死是少年”。
  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
  当小小的无人机飞上天空的时候,对自己的“无人机”驾驶技术并不是十分自信的小袁总,开心地在空中,寻找着自己想象得视角。
  “你会不会翻跟头?”
  “光头强”程师傅作为一个已经“祸祸”掉六只“无人机”的“老司机”,特意过来,“引导”着小袁总,也让他,为了取得“完美的视效”,把这只“无人机”也留在白雪皑皑的山顶。
  有一条沿着山脊线的木栈道,被雪覆盖着,却还留着一条木影,让“光头强”程师傅十分向往,不顾“一把老骨头”,还特意爬了半程,尝试了一下,又悻悻返回。
  “好了,回!”
  这只小“无人机”特别执著,一定要回到它出发的地点降落;并且,在降落下来之前,要升到100米的高空。
  而当它升到100米的高空时,所有的人抬头仰面,瞅着那纯蓝天幕下的小飞机,越飞越高,并且更妙的是,它成功地吸引了一只在这儿的“长住民”:
  一只好奇的雄鹰,从体量看,岁数并不大,就在这只小无人机的上空,好奇地盘旋、打量着这位“奇怪样貌”的“兄弟”。
  在各位师傅爽朗的笑声中,这只小无人机,终于落了下来。
  小袁总自嘲式地笑了一串,朱朱无聊,数了一下,竟然,真有人,可以一口气,连着笑出十个“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以前总以为,这种事,是无良作家用来“凑”字数的;直到她真得听到了这样的一串笑声,这才相信了!
  全体上车,这样的一支队伍,可以不客气地说,除了纪律部队、体育类的组织以外,是“行动力”最强的了。
  不管是“上”,还是“下”,都是一流地“效率”。
  朱朱以带了三年团的“经验”,也可以轻松适应这样的效率,很是合拍。
  车队下车,将一路“美景”全部都甩在了身后。
  不夸张地说,无论哪一个角度,随手一拍,全是至美大片!
  可以做壁纸、卖版权的那种!
  只可惜!能懂得欣赏和珍惜这样美景的那些“长枪短炮”们,却没有福气,在此时此刻,就在这辆车上!
  

和新疆导游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