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谁写的字(1/1)


  朱朱其实是没有准备好所有景点的“讲解词”,心想,每去一个景点之前,再在车上,在手机上偷偷看看,随时背,随时讲出来,能“蒙混过关”就行。
  可是,一旦真得到了正在进行中的车上,根本就没有心情,看得进去手机上的“作弊”专用讲解词;倒是这一路上,听到小袁总他们这些年轻的“老司机”们所讲的“哪哪哪”、“怎么怎么走”、“需要注意哪些哪些”,反而都是自己的“知识盲点”。
  一边“偷师”、一边观察着两边的路况,随时准备接来自小袁总递过来的“麦克风”、或者是“眼神”。
  这些,都令到朱朱心里十分紧张,但外表上,还得“平静如水”,一副见惯了一切、谙熟于一切的样子。
  “客人最忌讳的就是听到你说‘我不知道’!就算你是真的‘不知道’,也不能说出来‘我不知道’,如何从‘不知道’变得‘知道’,并且让客人们看不出来,你也是‘刚知道的’,这里面有很多技巧,这是建立‘信任’的时刻,怎么能够让客人知道,你是一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导游呢?绝对不可以!”
  小袁总的这一番“讲课”,被朱朱牢记于心。
  不过,试过再三,朱朱最后,终于“放过了自己”:
  “不会就是不会,想办法说圆就行了;在下面做功课,回头再补述。”
  “来,大家安静,请朱导给大家讲一下可可托海。”
  照例的“打卡”拍合影完成之后,小袁总认真地招呼着全部的司机师傅们围着朱朱,站成了一圈,开始了这一段的“讲解”。
  “天知道!这个‘可可托海’,我也是第一次来;但是,不能露怯!就凭借仅仅知道的那几个干干知识点,剩下的,各种现场拼凑吧!开吹!”
  空气清新,蓝天白雪,干净得让人不想说谎话。
  但是,朱朱牢记着刚才小袁总在车上的“误导词”。
  第一关:天山天池,在一车的“阜康”司机的良好基础上,讲解变成了一场“班门弄斧”,说是“讲解”天池也好;说是“培训”讲解技巧也好;反正,正在忙着某音直播的小袁总,根本就没有顾得上这里的“培训”。
  “感谢直播音的小秀秀送来的小心心!”
  “这里是‘一风元山’的直播间!看,我们的团队,已经列队进入了天山天池景区……”
  “……”
  刚才这一路上,通过让几位师傅们,先下载几个工具用的APP,分别解决了“记路线”、“打点”(在某信上记实时位置)发给自己、“迅速录音”多语种输入等几个基础问题后,又带领着大家进行了“发声”练习,练习开嗓、保护嗓子、正确发声……这一系列操作之后,被“好学生”支配的感觉又一次“降临”到了各位学员身上。
  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家对小个头的朱朱导游,又怕又敬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待,只能表现得相当尊敬。
  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好学生”朱朱,面对着这一群刚认真的本地司机师傅们,做好了“心理建设”,反而找回了当年当“班长”的感觉。
  “讲就是了!”
  “看,这块石碑,大家可以拍一下,上面就是天山天池的地图。”
  “一图胜千言”,为了利用好“图像”的力量,朱朱这次出行,带了足够的家当:投影仪、三脚架、投影幕布……全套!
  而在沿途,各个景区的现成指示牌,也是让大家自行拍摄,而自己可以少讲的“诀窍”。
  “来,大家看看,这几个字,是WZ将军写的!上次我有带过两个初中生,其中一个,还是咱们XJ的,可是他居然不知道WZ将军,这一课必须补!”
  朱朱自己带的“七度”小蜜蜂由于半年没用了,操作失误,没把音量开到最大;结果附近一个同行带着另一个团队,正在用数倍于自己的音量,给她的队员们大声介绍:
  “这几个字,是MZX的亲笔书写!……”
  这下可好,刚刚从“好学生”那里学到的第一课,立即就有“另一个版本”,师傅们集体“咦———”刚想否定,被朱朱赶紧把手指放在唇前,“嘘”声制止。
  

和新疆导游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