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1/1)


  确实有那么一个地方,像宋养浩说的一般,小木屋旁边是石潭,四季如春,摇曳生姿,有诗文为证:
  “陇东小城,东西横贯,占地不过万亩,住民不过四十万,气候干热,难见碧空,而负城东及六里可见山,等者两面环石,前积水成潭,四周翠树长青,繁花似锦,如匪散落,周围有树林围之,如一步留白岁月可出,此地当春去极迟,滩边有一小屋,近水不湿,门闭,虚窗令其木椅二,木桌一,一古朴书落而已,离人再窥,如见芳邦。乃失其近朝雨雾,立前如神人。”
  ——《摇曳手记》
  这块已经成为登山休歇点的宝地,到底是叫养浩潭还是回来人口口相传的浩然居已经是不能查证了,但是透过挖动的土地能知道它在被私人拥有时应该见证了什么隐晦,谁知道呢。
  在往山顶走,是一公祭园,有烈士安居,也有俗子长醉,如此清澈光明的地方,该如此。
  在下山时刻沿着路畔向城里看去,晨曦间洒落的初生的日光与余晖晚霞其实并无两样,一条贯穿小城的河流摇曳着舞向远方。
  一路小跑就能在太阳彻底下山之前到城区,清凉的风从耳畔拂过,已经暗下来却不显得昏的大地上灯光亮起,街道上人影幢幢,重新建起的教学楼灯光依然,似乎没有人走过,如果此时趁着晚自习刚刚开始换上校服,没准能溜进去吃上初中阶段心心念念的菜夹馍,看见应该还没来得及“羁旅浩荡”王承丽老师,还能听到朗朗书声与那学子的哀怨,多如此。
  在南门拐弯就能看见夜市,小贩或推车或扎地,来往人多青年,有那穿着校服却心灯昏暗的迷茫登徒子,也有那小赌怡情的厮混者,更多的还是平平淡淡的生活者,夜市从晚上八点开始一直到凌晨四点,若是正常时节,宋养浩这会还在书台前。
  如果能偶遇到广场喷泉那再好不过了,老旧却不失格律的交响曲和着此起彼伏的涌动水流,曾经绘出宋养浩少年能想到最诗情画意的写意。
  更深了,夏夜晚风吹,城里的市面铺子多种类聚集,不然不会有“小吃一条街”“建材一条街”等等的通俗叫法。
  这时候,在九,十点人们都走进自己的领地,夜幕真正开始覆盖大地,揣着少年的心思,或许迷迷糊糊间能看见一个不似青年更似稚童的存在,在昏灯下举起双臂,如求生者立与绝壁般战战兢兢,又捂住双眼,猛然睁开,似乎能被自己吓到……这样会令人惊异的场面没有人见到过,这人每每想如此做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自己虚幻世界里的小木屋,他说里面有温暖的床,能让他快速忘记忧愁,里面有如仙境的云雾,赐予他文采如百石之弓,千斤之弩……这倒不假。
  不过一个被人叫神经病的人,能说出什么真话?
  在他那个小木屋里,还有没写完的书《摇曳手记》,还有久久没递出的情书和病危通知书,还有一只小猫的照片,还有他与平川没下完的围棋……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那份情书,字迹飘摇不失古朴,“对不起,我叫宋养浩。那个话怎么说来着,不是,一首诗,我写的。抟凤诏迎春风归,只待君如养浩湖,啊这个养浩湖是我的……你别不信!”
  好了,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和见摇曳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