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刘平出世(1/3)


  “原来这材料竟是玄铁,难怪如此难锻。”刘守礼心道。这玄铁只怕是百年一遇的宝物,与那沉金一样,若不是此刻见到,刘守礼只觉得这些天才地宝不过是些远古传说罢了。
  除了玄铁宝剑外,老者留下的,还有一份冶铁典籍和一份地图,地图上标着这黄花岭的山川地貌。老者行事虽天马行空,但却非常心细,生怕刘守礼走不出这片大山。
  循着图中所引,刘守礼一路赶回了杏桃村。他自然没有忘了对老者的承诺,回家后,对这趟奇遇只字未提,那把玄铁宝剑,也被他用粗布包裹着,藏到了后院。
  后来,刘夫人先后诞下三子。刘守礼心想,与其寻找旁人,不如栽培自己的孩子,作为老者所托的传人。因此,就全力培养起老大刘顺。
  可惜刘顺天生不是做铁匠的料,刘守礼对此非常头疼,他是个一诺千金的人,不敢有负老者所托之事。
  万幸小儿子刘平天赋异禀,对铁匠技艺几乎一点就通。于是,刘守礼开始全力教导小儿子。他心里明白,学武艺赶早不赶晚,最好在儿子十岁之前,能把铁匠的门道都学全了。这样就可以按照那位老者的要求,拿着信件去寻访那位太原府的绝世高手。
  刘平在学习父亲的铁匠手艺上可是下了苦功夫,寒暑不歇,风雨无阻,加之其确实聪明伶俐,不到三年的功夫,在刘平九岁这年,已经把父亲的铁匠手艺学了个八九不离十。
  再后来,风云突变,父亲殒命于匪患,大哥不知所踪,母亲病中离世。
  五年前,刘守礼在最后的危急时刻,将老者的托付、后院的玄铁剑和冶铁典籍全盘托付给了刘平。虽然时间紧迫,没有详细地讲述前因后果,但刘平自幼聪慧,也听懂了个七七八八。
  灾变过后,刘平的生活渐渐平复下来,悲痛之余,他也燃起过满腔复仇的怒火。但对于这种流窜的匪徒,官府尚且找他们不到,自己一个平头百姓,又哪里能寻得到?就算寻到了,以自己的能耐,也只会枉送了性命。
  因此,刘平压下了复仇的念头。如今和妹妹相依为命,养家糊口的责任就落在了刘平身上。
  他花了个把月的时间,聚拢了之前铁匠铺子里几个比较出色的伙计,并让他们入股做东,几个人共享这铁匠铺子的收益。伙计们当然高兴,只是对这位小少爷的手艺心存疑虑。
  不过很快,这疑虑就烟消云散了。他们发现,这位小老板的铁匠技艺几乎不在老当家的之下。而且不畏艰险,什么难活儿都敢应。有的买主开价非常一般,刘平也一样坦然接受。
  刘平心里明白,现在正是他刘家铁匠铺重新树立名望的关键时期,眼下口碑最为重要,还没有能挑活儿的资本。因此,就这么夜以继日,一单一单全力以赴。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的时间,李家镇铁匠小神童的名声,就在泾县的十里八村传开了。刘守礼的绰号叫“花铁手”,刘平接手之后,雕花的模子还都在,但刘平却不忍使用。毕竟是睹物思人,父亲牺牲自己保全了家人,刘平每每想起,还是痛心到夜不能寐。

和铁手神匠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