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槐树庄的早晨(1/2)


  北国的春天迟迟还未来到,伏牛山的原野仍然能让人感觉到残冬的严寒。
  晨风里,村口老槐树上那口老破钟重新响起了沙哑的吼叫声。
  咣,咣,咣......
  “上工了。”
  和平日里一样,各家各户的男人们拿着自家宝贵似的而且多半是祖传的农具,懒洋洋的从各个方向向老槐树方向踱去。街巷深处,不时会传来半醒半睡的哈欠声,偶尔也会有一个见年轻人的粗野低声谩骂。
  “真你奶奶的,吼叫个啥。”
  “你小声点。”
  儿子的多嘴显然让李老汉生气了,李老汉四下张望着,眼神里还流露着一百分的担心和害怕。
  “咱家在这里落户不容易,别总给家里找麻烦行吗?”
  李老汉还想再多说点什么,猛然间他又合上了他那干裂的双唇,他看见支部书记张金贵朝他走了过来。李老汉停住了脚步,惶恐的望着身边的二儿子李生娃。
  “老李头,上工来了。”张金贵一边说,一边朝他走了过来。
  “哎。”李老汉点头应承着,满是皱纹的脸上还不时会流露出点不自在的笑容:“张书记早。”
  “能及时来上工是好事嘛。”张金贵一边说,一边冷冷的盯着惶恐不安的李老汉,目光里充满了挑衅和轻蔑:“老李啊,咱们村的情况你应该知道,村里地少嘴多,你得赶紧把你老家的地带过来,否则你们下个月就别来上工了。上边有政策里的规矩,咱村的地少也是个现实,我这也是没法子。这对你老李也不是个什么难事,你家老大不是有本事嘛。”
  “哎,哎。”李老汉依然点头应承着。他那不自在的笑脸上又增添了八百分的焦虑和不安,李老汉望着转身离开的张金贵,望着双手紧握铁锹的二儿子李生娃。
  李生娃的愤怒早已写在了他那黝黑的脸上,他几次想举起铁锹打扁了张金贵,但今天的李生娃没有,他仿佛变了人似的,他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只是愤怒的站在原地,无奈的望着渐渐走远的张金贵。
  李老汉祖居离槐树庄不远的大山里,大本家或早年走了他乡,或绝了户,慢慢的,山坳里仅剩下了李老汉一家,无奈,李老汉也在几年前携家眷迁居到了槐树庄。
  李老汉虽然老土,大字不识一个,但他没忘了让俩儿子读书,识字,他相信,文化可以改变孩子们的命运。结果真的应验了,大儿子李根生初中毕业就进良川城当了工人,于是,李老汉的劲头更足了,虽然家里还很清贫,但他还是省吃俭用,供二儿子李生娃读书识字,一直到李生娃高中毕业。
  李生娃虽然已经高中毕业,但他却没有他大哥李根生的好运气,毕了业的李生娃直到现在还在家闲置着,他无时不在期盼进村的招工喜报。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槐树庄始终没见有任何招工的消息,李生娃满腹的抱负和希望也慢慢的变成了泡影。无奈的李生娃只好加入到了槐树庄劳动者的行列,和他老爹李老汉一样,每天都扛着家里的农具,在钟声的催促下到老槐树下面集合,然后和村里的男们一起进山劳动,李生娃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开始了自己的农耕生涯。

和荒野飘摇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