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夜 真理之下静悄悄(1/3)


  暗之城,位于光之城东南方向数千公里,平时两座城市几乎很少有往来。
  核战之前,这里曾经像光之城一样,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最密集的人口。
  他们也拥有反核级城市防御系统,可是有谁说过,反核级就一定是在面对核武器时,保持无敌了?
  核战时,暗之城身为参战方之一,自然没有避免遭受核打击。一枚枚核弹和各种先进武器不断轰在城市防御系统上,城市旧址化作一片废墟。
  不过好在战前,暗之城就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地下城雏形,幸存的人迁移至此,开始重新建立家园。
  他们挖空了地下大概五十到二百米的范围,并运用了大量的混凝土材料加固,可以有效阻挡核辐射的侵蚀。地下三百到五百米的区域,成为了农业种植和生产区,负责供给上层城市的基础需求。
  再往下,到了五百米至两千米的区域,这里就成为了城市能源循环地带,负责为整座城市提供充足的能源动力。
  至于两千米之下的区域,则成为了深地科学实验室、深地固态资源液态化开采的区域……
  就这样,暗之城形成了仿佛螺旋通向深渊般的地下城市结构。原本数千万的人口,在经历了核战、星际移民和迁移地下之后,只剩下不足千万。
  一台台巨大的人造太阳高高悬挂在每一层的空中,通过内部设定好的调节系统,模拟着昼夜更替的环境。
  核战之后,暗之城又补充了两条显著的特征,他们拥有了最严格的律法,以及最统一的声音——「真理神」。
  何出此言呢?
  因为与光之城的五大巨头把控命脉产业,开放市民自由的模式不同,暗之城选择的,是用严格的律法,来约束全民道德行为,从而稳定战后的动荡局面。
  可笑的是,这种严格约束市民的模式,还是由当时全民公投通过的,通过票数近乎五分之四。
  随着赛博时代的发展,科技与开放思想冲击了所有人的生活,包括日常行为和意志。所以导致后来,市民的道德底线开始不断沦落,社会三观遭受打击,直至与当时的律法底线齐平。
  当时,暗之城著名的律法研究专家「张三」就说:如果一个人标榜自己遵纪守法,那么他很有可能是个人渣,守法但是不道德。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所有市民开始向往曾经那份朴实和真挚的城市风气,这也是大环境逼迫市民公投的结果。
  至于思想方面,也不得不提到暗之城另辟蹊径的奇怪模式——
  战后重建时,光之城选择建立庞大的虚拟世界,来控制市民的思想。而暗之城也有相应的手段,他们收缴了几乎全部的纸质书籍,并封存在城市最核心的建筑——真理图书馆中。
  如果没有特殊申请,平民只要私藏阅读就算违法,根据阅读的书籍种类,将会面临七天至终身监禁的处罚。

和降临在乌托邦的造物者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