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弑父篡位(1/2)


  但知江湖者,都是薄命人。
  ——《增广贤文·下集》
  (但凡能够将社会环境看的透彻的人,大都命运坎坷。)
  ……
  是日深夜,骆悦将史思明秘密囚禁在柳泉驿(今河南宜阳县西柳泉镇)。此处戒备森严,守卫将士都是骆悦的亲信。
  不仅如此,白复、子车裂和独狼伪装成三名普通的燕军士兵,亲自看押史思明。
  有这三位顶级高手坐镇,史思明插翅难飞。
  ……
  骆悦单膝跪地,向白复军礼致敬,道:“大将军,唐悦不才,幸不辱使命。”
  白复微微一笑,将骆悦托起,道:“你干的很好,没有辜负唐门的培养。
  若我所料无差,今夜之事,定会让你名垂青史。
  千百年后,吾等早已化为枯骨,你的名字依然会在史书中赫赫在目,光耀门楣,令后辈子孙津津乐道、思慕先贤……”
  正所谓,敌营十八年,香自苦寒来。
  原来,骆悦乃是唐门子弟,本名唐悦。
  安禄山叛乱后,川帮姜帮主、唐门掌门唐顾挑选了八百名精锐弟子,交给白复使用。
  白复将这批弟子送入离恨天“演武堂”,进行特训。
  川帮和唐门的弟子各有特点,白复据此,将其分成两个营地。
  川帮弟子身强力壮,武功高强,善于沙场血战。白复按照魏国武卒的训练方式,为自己将来领兵,培养一支偏将、校尉级别的精锐,打造军中骨干。
  唐门弟子轻功高绝,精于隐匿、刺杀,擅长各式暗器和用毒。白复按照密谍、刺客的训练方式,为将来深入敌后,培养一批密谍、死士。
  离恨天特训结束后,白复将唐门三百密谍死士送入幽州、范阳、渤海、新罗、扶桑等地,在敌人后方开花结果,等待被解封启用的那一天……
  骆悦就是唐门三百密谍死士中的一员。
  李泌先生的“彭原对策”乃是当世第一流的战略,可因某种原因,迟迟不能执行。
  白复多年前便做了部署,希望能够变相实现“彭原对策”。
  ……
  骆悦问道:“大将军,为何您料定曹锐一定会叛变?要知道,史思明待其不薄。只要史思明不死,他依然能吃香喝辣,荣华富贵。”
  白复道:“就兵法而言,没有一座城池是不能攻破的。越坚固的堡垒越容易被内部攻破。
  兵法云:敌人越强大,敌人的敌人越多。
  史思明生性多疑、残忍嗜杀,左右之人稍有违逆的,轻则掉脑袋,重则被族诛,众将不论亲疏远近、官职高低,时时刻刻活在恐惧之中。
  史思明貌似强大、权倾一时、说一不二,谁也不敢忤逆他的意见。但越是这样,他越刚愎自用,越不敢信任身边人。而身边人伴君如伴虎、一个不慎,身死族灭,更是胆战心惊。
  这根弦绷紧了,时间一长,身边人苦不堪言。一旦风吹草动,有人教唆,必然会毫不犹豫背叛主公,痛下杀手。
  此理历经千年,颠扑不破。譬如始皇帝嬴政、秦二世胡亥身旁的赵高和李斯,安禄山的侍奉宦官李猪儿和中书侍郎严庄……
  所以,最后对史思明下毒手的,一定是他身边最亲信的人。
  我掰着指头一算,曹锐就符合上述全部特征。这把现成的刀放着不用,岂不可惜?”
  两人对望一眼,哈哈大笑。
  骆悦继续问道:“大将军,夜长梦多,为何您不亲手杀掉史思明?”
  白复点点头,道:“史思明这次必须死,但死在谁的手上,很有讲究。

和蜀山悬剑录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