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哗变成风(1/3)


  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节选自《满江红·金陵乌衣园》吴潜〔宋代〕
  ……
  白复看完青鸾公主的密信,在大帐内来回踱步,反复揣摩局势。平叛之战如今到了转折点。关键时刻,白复无法分身返回长安。
  龙门山大捷后,白复定下驱狼逐虎之计。如同弈棋的手筋,重在形成厚势,不重吃棋杀子。白复并不急于一口吃掉史朝义的主力,而是追在史朝义身后淹杀。
  史朝义向范阳撤退的路线上,有不少安禄山旧将把守的州郡。
  白复料定,史朝义是名义上的燕帝,龙门山之战元气大伤,必然会利用撤退时机,夺取这些安禄山旧将的兵权。
  而白复要做的,就是紧紧跟在史朝义大军的身后,顺势绞杀各路叛军。
  貌似步步紧逼,实则坐山观虎。待史朝义和伪燕旧将鹬蚌相争后,唐军再坐收渔网之力,趁机将伪燕割据的城池,像拔钉子一样,一个个拔起。
  驱狼逐虎之计虽妙,但如果白复不尽快返回长安,放任李辅国为所欲为,大唐朝堂必生内乱。一旦朝廷乱了阵脚,势必影响前线作战的唐军。
  左右都是燃眉之急,让白复犯了难。
  白复离开长安之前,给肃宗问诊过数次。回想这几次诊疗,肃宗所患的都是陈年旧疾,虽然很难治愈,但也不会致命,只需安心静养,就可以慢慢康复。
  而自己最多只需半年,就可以剿灭史朝义大军,平定叛乱。
  想到这里,白复似乎有了主意。
  白复坐回榻上,连夜奋笔疾书。
  在给青鸾公主的密信中,白复建议肃宗尽快启用老将郭子仪,最好能诚邀白衣宰相李泌再度出山。
  信的最后,更有一记妙手。
  白复建议赦免高力士,让其尽快回京。如今玄宗已经垂垂老矣,即便有高力士伺候在旁,也不会对肃宗构成威胁,还能修复父子之情。
  高力士曾是天下群宦之首,更是李辅国的克星。只要高力士回京,李辅国必然心生忌惮,举止有所收敛。
  为了不引起李辅国的警觉,可以太上皇和陛下身体抱恙、祈福延寿为由,大赦天下。然后,在赦免名单中,不露声色加入高力士,让其尽快返回长安。
  ……
  青鸾公主收到白复的密信后,第一时间与皇兄太子李俶商议,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入宫面圣,将白复之策告知肃宗。
  肃宗深以为然。为避免李辅国起疑,肃宗立即下诏赦免天下。同时下诏命长安称上都、洛阳称东都、凤翔称西都、江陵称南都、太原称北都。
  有了白复这颗定心丸,肃宗豁然开朗,心中烦闷一扫而光。
  肃宗郁结释怀,身体也渐渐有了起色。
  病情一好转,肃宗开始了一系列祭祀活动。先是前往太清宫(李耳庙)献祭,然后再去皇家祖庙及元献庙(肃宗之母杨氏庙)献祭,最后,在圆形神坛及太一神坛献祭。
  然而,肃宗虔诚的祭祀似乎没有得到神灵的庇护,一件件不利于唐军之事纷至沓来。首先是河东军兵变,紧接着就是绛州各战区行营兵团哗变。

和蜀山悬剑录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