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肃宗驾崩(1/2)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洗儿诗》苏轼
  ……
  长生殿内,当着肃宗的面,李辅国命令右龙武军将士将张皇后和左右数十个宦官宫女强行拖下殿,一齐押解到后宫囚禁。
  突然遭此变故,在长生殿上伺候肃宗的宦官宫女们惊恐万状、魂飞魄散,纷纷作鸟兽散,把生命垂危的肃宗独自一人扔在了空空荡荡的寝殿里。
  偌大的寝宫,刹那间人影全无、寂静如鬼夜,只剩下奄奄一息的李亨,惊恐地躺在床榻上。
  没有人打理炉火,长生殿冷如冰窖。
  肃宗孤零零一人,被晾在冷宫,没有人理睬和照顾。两天两夜,肃宗水米未进、饥寒交迫。
  更难堪的是,由于眼睁睁看着如狼似虎的禁军将张皇后等人强行拖走,肃宗受到惊吓,大小便失禁。
  由于无法起身,肃宗屎尿都拉在被褥里,让整个龙床臭气熏天。
  此时此刻,肃宗哪有半分皇帝的尊严,还不如街井里的乞丐。
  肃宗自知不久于人世,除了无边的孤独和恐惧之外,还有深深的懊悔。正是因为他宠信张皇后和李辅国,才导致今天这个太阿倒持的局面!
  自大唐开国一百多年来,宦官中唯有李辅国才拥有这么大的权力,把满朝文武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架空皇帝、凌驾天子、擅权乱政、一手遮天!
  ……
  生命的最后时刻,肃宗虽然浑身疼痛,但灵台异常清明,头脑比往日更加清醒。许多尘封多年的往事都一幕幕的出现在他的眼前:
  玄宗一日杀三王时,自己瑟瑟发抖;
  自己被册封为储君时,满朝文武同情的目光、皇弟们叵测的眼神历历在目;
  李林甫构陷时,自己的愤怒、恐惧和无助;
  庆王李琮临终托孤时,自己热泪盈眶;
  马嵬驿兵变时,自己兴奋又害怕;
  灵武登基时,自己踌躇满志;
  收复两京时,自己豪情万丈;
  太上皇返京时,自己辗转反侧;
  安禄山、史思明被诛时,自己感慨万千,一夜无眠……
  肃宗浮想联翩,心道:“朕这五十二年,波折不断,几乎没有特别快乐的时候,每一天都过的谨小慎微,战战兢兢。
  初生之日,即险遭不测;少年时代,又耳闻目睹了宫廷纷争与倾轧,亲眼见到兄长太子瑛被父皇诛杀;
  十七年太子,险象环生,每日忍辱负重,如履薄冰:
  韦坚一案,不得不休掉恩爱多年的太子妃,让韦妃削发为尼,听任韦氏族人被李林甫大加株连;柳勣一案,听任岳父杜有邻被诛,杜良娣被休,杜氏族人被流放;
  七年天子,殚精竭虑,宵衣旰食,夜不能寐:
  北集戎事,收复两京、消灭叛军;南奉圣皇,重返长安。到如今,壮志难酬,平叛依然没能最终胜利。”
  一切回忆中,最让肃宗后悔的,还是逼迁上皇和诛杀李倓这两件事。
  肃宗心道:“这两件事,一件对不起父皇,一件不配做父亲。真不知到了九泉之下,如何面对他二人。”
  人之将死其智也慧。想到建宁王李倓,肃宗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当年的细节一一浮现,勾勒出一幅清晰的画面。

和蜀山悬剑录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