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燕居岭(1/1)


  “唉!”雁王妃幽幽地叹了口气,“我也不愿意这样委屈自己,可是一个被放逐的落魄王妃又有什么好矫情的,娘家能收留我给我一碗饭吃就可以了,唉!”
  雁王妃一说三叹,感慨着难过着,为自己辉煌的过去和眼下的无奈而心酸,又偷偷扭过头去抹起了眼睛。
  人总会在落魄时回忆过去的,尽管知道回忆只能给自己带来悲伤。
  丁郎中为雁王妃感到难过,一个弱女子从高高在上的王妃之位沦落到成了别人的仆人,做了仆人倒也罢了,还被人下了大慈悲,险些丢了小命。
  “雁王妃,你可知道是谁对你下的毒?”
  雁王妃说道:“不知道,我只记得天黑了我刚要歇着,有人敲我房门,我开门一看是我五嫂,她给我端来一碗汤,说要我喝了补补身子,我也没想太多,接过就喝了,喝了后觉得浑身舒坦,不知不觉得就睡着了,这不,一醒就到了这里,还看到了你这位当年的京城神医。”
  燕八心里暗骂童五福的妻子,这雁王妃就算不是什么王妃了,好赖也是童家的人吧,还是童五福的堂妹,怎能下此毒手!
  丁郎中问道:”雁王妃当年在京城见过鄙人?”
  “见过,丁神医可记得有一年的中秋节,雁王在雁王府中开了一场赏武大会,天下间好武者都来展示武艺,想凭自身的本领来换个一官半职。俗话说,刀枪无眼,那赏武大会的第一场就有人伤了,当时多亏丁神医你在场,救了好几个人。”
  听雁王妃这么一说,丁郎中才想起来旧事:“是的,是有这回事,当年鄙人是陪我那师弟去的,并没有想去跟别人争什么,后来见有人受了伤,鄙人身为郎中又怎能见死不救。”
  雁王妃道:“当时我就坐在演武场旁的二楼上,神医救人的地方恰好就在小楼边,所以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神医救人的经过,也记住了神医的模样。”
  原来是这样!
  燕八又把刚才所想的又想了一通,既然那时候这丁敖已是京城的名医,为何会跑到这鸟不拉屎的童孤堆来,难道仅仅是丁敖所说的凭手艺混口饭吃?
  凭他的手艺在达官贵人众多的京城不是更好吗?除非?除非他得罪了人!
  燕八静坐在一旁不插嘴更没有半分不耐烦,眼睛也没有东张西望,就像一尊泥塑的雕像,就是这样那雁王妃还是时不时的暼上他一眼,眼神中带有一些难掩的好奇。
  “不知丁郎中去过几次赏武大会?”
  “三次。”
  “可知道最后谁人夺了魁首?”
  “鄙人不知,只听说过是一个年轻人。”
  “对!”雁王妃笑吟吟的又瞟了一眼燕八,“听说那人是燕居岭人氏,一手佛家的正宗功夫登峰造极,小女子也不懂武功,更不懂登峰造极是什么样的境界,燕司集,您可知道?”
  雁王妃猛然间问了燕八这样一个问题,是燕八万万没有想到的,错愕之下苦笑了一通:“嘿嘿嘿!我哪知道什么武功呀!王妃说笑了。”
  恰好这时厨房里的小瘌痢叫了一声八叔,燕八忙借机溜了出去,屋里只剩下了丁郎中与雁王妃。
  燕八出去后丁郎中低声问雁王妃:“王妃娘娘,你觉得这燕司集是……”
  雁王妃望着门外茫然若失了好一阵,才喃喃道:“像,真像!”
  夜风微凉,天要降雨。
  燕八站在棺材铺门口望着漆黑的苍穹静静地出神,小瘌痢站在燕八身后默不作声,他虽没听到三人在屋中的对话,但他从燕八的眼中看出了这事的不平凡。
  “八叔。”
  小瘌痢忍不住了,低声道:“那妇人活过来了,若是明天老赵过来该怎么办?”
  “莫怕,”燕八望着小巷深处眯起了眼睛,“他们近不了你这棺材铺。”
  小瘌痢不懂,老赵要来谁又能拦得住?
  “刚才我让你跟着丁郎中,你看到他去了哪里?”
  “赖家酒馆。”
  “去干什么了?”
  “喝酒。”
  燕八嘴角噙着笑:“平时你可见过丁郎中去赖家酒馆喝酒?”
  小瘌痢摇头道:“不曾见过。”
  “那就是了,”燕八又问,“丁郎中出了酒馆的门又去了哪里?”
  “回医馆了。”
  燕八又问:“那么赖掌柜呢?丁郎中走后他又去了哪里?”
  小瘌痢答道:“丁郎中走后赖掌柜就关了酒馆的门,提着一把破菜刀去了方铁匠的铁匠铺。”
  “赖掌柜为什么要去方铁匠的铁匠铺?”
  “也许是菜刀坏了想让方铁匠给回火锻打一下。”
  “呵呵!”
  燕八呵呵一笑,没有再追问下去,也许赖清德出了方铁匠的铁匠铺又去了别的地方,也许是方铁匠去了别的地方,那都没有再追问的必要了。燕八知道今晚雁王妃不会出事,那些人不会让童家与铁嘴老赵接近棺材铺,绝对不会!
  “听说那人是燕居岭人氏,一手佛家正宗功夫登峰造极……”
  想起雁王妃刚才说的这句话,燕八又出了好一阵神,想起了邱松,想起送邱松走时他对邱松说的话。
  “出了大青山,一路向北,八百里外有个燕居岭,那里山清水秀,最重要的是那里的人心地善良……”
  如今的邱松一家是否到了燕居岭无从得知,活得好不好更是没人知晓,此刻燕八的心里期盼着这一家人远离纷扰,平平安安地过平平淡淡的生活……
  
  

和落雁劫之血孤堆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