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1/3)


  胡远道抖了抖纸,看着微笑的罗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罗民伸出手,将胡远道手上的纸拿了回来,拿出一根火折吹了吹,然后点燃了那张纸,丢进了旁边的铜盆中。看着火苗毫不留情地吞噬了那张纸,罗民的脸色也慢慢沉了下来。
  “虽然还只是猜测,但如此多的线索摆出来,让人很难不去联想到背后能把这些散碎片段凑到一起的人。”罗民看着纸变成了一团黑灰,然后浇了一杯水上去,“远道,你觉得会是他吗?”
  胡远道张了张嘴,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我只能说有可能,但我要看事实证据。”
  罗民毫不意外胡远道的回答,他伸手指了指胡远道,失笑道:“你啊你,还真是没有让人意外的地方。”
  胡远道也是笑了笑,没有接话。
  “你是提刑司的都司提刑,以刑名之手段来还原真相,是你的职责。”罗民给自己又倒上一杯水,端起水杯静静地看着自己在杯中的倒影,“照理说我也该是如此,毕竟我是提刑司的头脑。”
  他放下杯子,叹了口气:“可惜啊,坐到这个位置,就不仅仅是只追求真相的事情了。”
  “这种话题我们也不是第一次谈了。”罗民看向了胡远道,“还记得之前溪安县令的案子吗?”
  胡远道点点头,罗民说的是去年春校的事情。每三年的春天各地方官会来京叙职,由吏部牵头,核较过去三年地方官员的治理情况,以判定官员治理能力,并以此给出评分,这会直接影响到官员的升迁。去年春天的时候,来京叙职的溪安县县令的儿子在京城与人发了口角,与仆从一起殴人致死。中都府先判了案子,认定仆从是殴死的元凶处流放,县令之子驭下不严,仅仅判罚赔偿银钱。
  死者家属喊冤,案子便到了提刑司这里。胡远道带人去查访询问,最后还原了事情的真相。县令之子才是真正的凶手,是他在混乱中用铜壶砸在了死者的后脑导致对方身亡,那仆从反而是在旁遮拦,并未出手。事后县令怕自己儿子出事,逼迫仆从顶罪,只是在还原现场的时候被胡远道发现几人的位置有问题,仆从不可能是凶手,这才戳穿了这背后的勾当。
  本来事情至此也该结束了,但溪安县令居然是宫中某位大太监的族亲,递了话来要保县令之子一命。罗民本想卖个人情给这位太监,以助公主在宫中结个人缘,便想稍稍减轻县令之子的判罚,改斩刑为流放。但胡远道坚决不从,最后罗民实在没办法,依着原判送了上去,同时也把大太监要保人的话也递了上去。
  最后案子按照县令之子为主犯,判斩立决而结束。刑部尚书骆思悯一纸奏折将那位大太监告到了圣上面前,扣了他一个宦官干政的帽子。安定公主和大皇子各执一词,在陛下面前就这件事争执一番,最终却是各打了五十大板,以圣上呵斥了大太监一顿,打了几板子,削了他一年的俸禄结束。

和清河行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