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灞桥折柳(1/1)


  长安城东,灞桥,翠柳庄前,入夜时分。
  太阳彻底西沉入大地的一隅,灞水岸旁的柳条也终于隐入夜色。
  不过翠柳庄却灯火通明,坐落在河心的一出沙洲上,远看像一艘巨大的画舫张灯结彩。
  顺着夜色仔细观瞧,有一道木质栈桥联通着河岸和河心的翠柳庄。
  丁植和杜冷从拿到木牌后即刻就出发了,虽然十几里地没有多远,但他们还是晃晃悠悠的走到这时。
  丁植心事重重的快步走上栈桥,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扭头催促慢慢悠悠的杜冷,可他除了拉着脸却也没有一点好的办法。
  而杜冷却负着双手,不紧不慢的仔细打量着眼前这幢别致的水榭楼阁。
  他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今晚宴席上的菜色值不值得我走了这么多路。”
  说完他紧接着又补了一句:“不过看这灯火通明的庄子,主人倒不像是个寒酸的人。”
  “你快别磨叽了。”丁植实在忍不下去了埋怨道:“你再磨蹭一会,说不定这宴席都结束了。”
  杜冷听后立刻眼睛一亮,三步化作两步,快步追赶上了丁植,一边疾行着一边说道:“天下哪有客人没到主人就先开席的理。”
  他虽然这么说着,可脚步却再也没有停过。
  翠柳庄的门大开着,一个个巨大的纸灯笼上面用金漆写着柳字,在灯火映衬下显得格外金碧辉煌。
  穿越栈桥走进大厅,这一路上丁植和杜冷并没有看到翠柳庄的人,好像他们都在后厨忙碌着,又好像再精心设计一件意想不到的惊喜。
  翠柳庄大厅里的光亮却不是灯笼带来的,而是一盏盏精美的铜灯,金光灿灿的,让人目乱睛迷,黄檀木的家具上摆放的都是精美的珊瑚、牙雕和梅瓶。
  墙上的字画看起来也都价值不菲,想必是出自名家之手,只不过杜冷和丁植并不知道这些名家都姓甚名谁罢了。
  大厅里没有翠柳庄的人但并不是没有人,那个人坐在最左手边,约莫四十岁上下,看起来风尘仆仆的,脸色也并不太好,这个人当然就是从泾川千里迢迢赶来的潘明明。
  杜冷和丁植自然不认识潘明明,但杜冷一向是不顾什么繁文末节的,于是他坐到了潘明明的旁边。
  丁植看着径自走过去的杜冷,无奈的长叹一声,自己坐到了右手边最靠近门口的一把椅子上。
  桌上并没有茶也没有点心,杜冷不满的摇了摇头,然后把脸凑到了潘明明的脸旁。
  “我的脸上有银子?”潘明明冷冷的说道。
  “你脸上有口袋吗?”杜冷笑着反问道。
  “说什么笑话,人的脸上怎么可能有口袋。”潘明明扭头望向杜冷道,眼中还射出两道精光。
  “人的脸上即然没有口袋,又怎么会有银子的。”杜冷摊了摊手道。
  “我脸上既没有银子,又没有口袋,你盯着我做甚?”潘明明道。
  “我只想看看请我吃饭的人是不是你。”杜冷叹了一口气又道:“不过看你一身风尘,估计也是急着来吃这顿饭的,怎么也不像请人吃饭的人。”
  潘明明突然觉得杜冷有点意思了,他反问道:“那什么样的人像是请人吃饭的人呢?”
  杜冷一本正经的回答说:“首先他得穿着一身亮丽的衣衫,即然要请客,肯定要办的隆重点,作为主人一定得盛装出席。”
  潘明明颇有兴趣的听着。
  杜冷接着说:“第二,请客的人一定是红光满面的,因为请客吃饭这件事本来就比参加宴席快乐多了,人逢喜事,毕竟精神抖擞。”
  潘明明听的很开心,可丁植却一句也不想再听下去了,此刻他甚至把自己的耳朵都捂了起来,然后将身子扭向门外,实在不想再看这个活宝丢人现眼下去。
  可一扭身就看见气势汹汹的司马腾冲进了大厅。
  大家还没说话,杜冷却抢着说道:“你看这个人就像是请客的人。”说完他用手指了指走进来的司马腾。
  潘明明笑得更开心了。
  

和消失的剑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