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巷陌烟火气,似是江南景(1/3)


  嘉元城这雨,一下便是半旬,且丝毫没有停的迹象,不过相比起开始七天的骇人大雨,现在倒是小了许多。说来嘉元城里的排水也倒还不错,时隔多年之后下这么大的雨,城内竟然没一点内涝的迹象。
  “这可咋整,这雨再这么下,老娘的生意还咋做?”包子铺的刘姨大清早打开自家铺子的门板,搬了个小竹凳坐在了门口阶梯上,头上的雨棚被雨击打得发出不小的响声。
  刘姨名叫刘秀,也算不上是土生土长的嘉元城人。听说三十年前跟着相好的书生来到了这地界,书生做了个府衙的刀笔吏,本来小两口安安稳稳的日子就可以这么过下去了,可是表面上老老实实的书生却蛮有野心,苦心钻研搭上了镜州州府的大户人家小姐,不久也就随着去入赘了。
  刘秀本就是个不争不抢的性子,又碰上了这强求不来的感情事,也就想想算了,索性孤身一人留在了嘉元城,换了很多行当,这破酥包子铺也是近四五年才做了起来。亏得嘉元民风还比较和善,街坊邻居也都帮衬,刘秀就这么安定了下来。
  这些年也不是没人来说亲事,只是总被刘秀一句“没心思了”给打发了。转眼就过去了快二十年,四十多的年纪还是一个人安乐自在,面容也还是那般清丽模样,与年纪不太相符。
  “也不知道这俩小崽子这些天怎么样了,咱们这呈裕街尽是苦命人哟。”刘秀坐在凳子上翘着二郎腿腿嗑着瓜子,看了看对面破旧的庙门。不一会儿,刘秀就嗑完了手里的瓜子,看着对面想了一会儿,起身拍了拍手回到了铺子里,却没有合上门板。
  破庙里的兄妹俩没有再睡在佛前,因为头上有个大洞一直在漏雨,而是躺到了挨着门的角落里。虽是下了那么多天雨,但毕竟是中秋时节,天气倒也不冷,兄妹俩也还能忍受。少年李元岐早早地就醒来了,靠墙坐着,手里拿着个红色的木牌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身边躺着的妹妹突然皱了皱眉头,抽了抽鼻子,睁开了眼睛,蹭地一下就坐了起来。
  “包子!破酥包子香!”妹妹冲哥哥嚷着。然后起身跑到殿堂门口,果真,透过破烂庙门看到了对面包子铺的炊烟。妹妹元溪顶着刚睡醒像鸡窝一样杂乱的头发捂着肚子,皱着眉头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转头看着哥哥,“我饿......”
  兄妹俩这些天就靠着之前出去城外地里攒下来的一些苞米和土豆维持生计,唯一的荤腥是前几天为了避雨藏到庙里的一只小母鸡,小是真小,架在火上烤熟以后就够兄妹俩饿极了的几大口。
  因为破天荒的下大雨,嘉元城的居民表现出了明显的不习惯,街上的铺子很大部分都闭门谢客了,因为街上压根就没多少人,这里面就包含了刘姨的包子铺。好心的刘秀在生意忙的时候还会偶尔给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几个包子吃,现在没生意连火都不怎么生了哪还有兄妹俩的吃。
  “这些天刘姨都没开门做生意哪来的包子香,你怕是饿出了幻觉。”少年元岐继续看着手里的木牌说道,“嗯?怎么真的有香味。”李元岐也站起身来走到院子里,看到了对面的炊烟,还没等他和妹妹说话,庙门就被人推开了,从门口探进来一个脑袋。

和岐山雨行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