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无所有(1/3)


  记者和林不易年龄相仿,但他的高学历,以及曾经体面的工作,让林不易难于望其项背。
  但就是这样的牛人,居然自甘堕落,与他同流合污,这是人性的沦丧,还是生活所逼?
  不管怎样,有这个知识分子垫背,他的堕落就有了充分的理由,至少面对别人质疑的目光,可以抬出记者作挡箭牌,让他万箭穿心。
  可是,记者的脸比长城还厚还坚固,千年不倒,不管是善意的关心,还是恶意的嘲笑,他都一句话怼了回去:“我又没吃你的穿你的,关你屁事!”
  刚才厂妹一句话就击溃了他的心理防线,而记者却能击退来犯之敌,看来他得向记者学习退敌之策,多多了解他。
  于是,林不易望着坐在他对面侃侃而谈的记者:“记者,你为什么流浪?”
  钟伟也眼巴巴地盯着记者,婴鹉学舌般重复了林不易那句话。
  记者回忆了一下,脸上露出淡淡地忧伤:“2005年我和最后一任女朋友分手后,不久母亲便逝世了,我辞去工作,准备去实现儿时流浪的梦想……”
  双重打击,是谁都忍受不了!问题是,都过去7年了,还没有疗好伤,回归社会,难道流浪也上瘾?
  林不易见他想起了不堪回首的往事,便向他道歉:“对不起,都怪我,我不该问的!”
  记者没有指责他,反而太度地说:“没关系!想知道什么,尽管问!”
  林不易斗胆问:“你曾任广南时报、广南商报的记者,走上流浪这条道路,是自己主动的选择,还是被动的逃避现实?”
  记者很乐意分享他的经历,口沫横飞地说了一箩筐话,语气充满了自豪和向往:“严格意义上说,我有两次流浪的经历。一是2005年我离开商报后,在深圳流浪。只不过那时没有流落街头,2005年至2009这4年,我在深圳做了几十种工作,比如环卫工、泥水工、工厂普工等什么工种都去做,所以我认为那叫【职业流浪】。
  “第二次是2009年之后,彻底沦为街头浪人。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觉得任何一个灵魂都是值得被关注的,任何一种职业都有他的故事。在我的眼里,记者也罢,老板也罢,我并觉得会比流水线工人有更丰富的故事。所以我当初去职业的流浪,最主要是想感受每一个职业的故事,是我主动选择的。
  重要的是,我跟别人不同的是,很多人可能就是去观察、访问一下环卫工人怎么样,但可能不会去做环卫工人。但我觉得访问是不够的,我既然要知道这个工作状态,我就得去做一下,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每个工作都做得很短,但是做了很多工种的原因。”

和我的人生余额不足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