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顺利迈出第一步(1/2)


  爱因斯坦虽然英语说得差,从来不肯在公共场合里讲,但不代表他听不懂。
  显然他是从陈慕武向查特莱的自我介绍里,得知了陈慕武的工程师身份。
  想不到《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看不起霍华德·沃洛维茨的段子,居然能上溯出一段这么悠久的历史。
  “乐意至极。”
  面对爱因斯坦的留学邀请,陈慕武忙不迭地答应了下来。
  这真是这次见面的意外之喜,他从没想过,爱因斯坦居然能这么主动。
  “不过,学费方面可能需要你自己想办法了,柏林洪堡大学不会给你一个外国学生提供奖学金。好在现在的马克比废纸还不值钱,去德国留学也花不了几个钱。”
  他这倒是说了一句大实话。
  本次出行是爱因斯坦一生中唯一一次到访东亚,他之所以愿意舟车劳顿奔赴这么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一战以后德国马克大幅度贬值,让他不得不外出讲学挣些还算坚挺的英镑美元来贴补家用。
  “另外,你得到的这几个解写成论文发表了吗,如果没有的话,我可以在给普朗克教授的信里再附上一封推荐信,他同时还是《物理学年鉴》的主编。”
  陈慕武终于听到了自他穿越以来,最想听到的一句话。
  他急忙摸出随身携带的硬纸文件夹,从里面掏出厚厚一沓洋纸,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用打字机打上去的字母,谁都看得出来,他是早就做好了这一系列的准备。
  “博士,关于场方程精确解的论文,我还没有向物理学期刊投过稿,不过,我向欧洲的物理学期刊,投稿了另外一篇论文,这是论文的复制件,希望您有时间的话,可以过过目。”
  “哦?这一篇是关于什么内容的?”
  “光量子,”这是除了相对论外,光量子是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又一大贡献,陈慕武还真是懂得投其所好,马屁转着圈地拍,“您1905年论文里提出来的‘光量子假说’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近年来被密立根的实验所证实之后,我就想着是不是能把光量子理论运用到其他地方。
  “然后我就想到了麦吉尔大学亚瑟·伊夫教授从1904年开始研究伽马射线的吸收和散射性质时,发现的经过散射之后的伽马射线往往会比入射射线要‘软’一些。
  “这之后大卫·弗洛兰斯和约瑟夫·格雷等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给出了更精确的数据和结论,但是始终没有得到这种物理现象的解释。
  “于是我就想到了博士您提出来的光量子理论,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假设光量子不仅有能量,而且还有动量,让这些带有动量的光量子和散射材料中的自由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得到的理论结果和实验契合的很完美。
  “只是我这里没有实验验证的条件,所以就只好把解释这个现象的理论写成了论文,分别向英国的《哲学杂志》和德国的《物理学年鉴》投了稿,希望世界上其他地方能看到这篇论文的实验物理学家们,能做实验对这篇论文里提到的解释进行验证。
  “论文大概是一个半月之前寄出去的,算算时间,现在应该已经到达了两家期刊的编辑部。我唯一担心的一点就是,这两家期刊的审稿人会因为我中囯人的身份,看都不看就把论文直接扔进垃圾箱里。
  “所以我把这篇论文带到了今天的讨论会,就是希望您能在看过论文之后,如果认为这篇论文值得推荐,就请您帮我向两家期刊的编辑部写一封推荐信,至少让他们看完论文,而不是直接扔到垃圾桶里。

和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