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剑(1/3)


  曲洋到底无愧于他音律大家的自称,不消两天,便把碧海潮生曲掌握透彻,只是内力运用上,尚不纯熟。
  与狮吼功一类功夫相似,碧海潮生曲实际上也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内功,借助乐曲声音,比拼内力,聆听者若不能抵挡,又或定力不足,则心神为之所夺,随乐曲内容沉浮,可谓勾魂夺魄,凶险至极。
  郭复的师父早年间嗜好剑术,又痴迷音乐,几经研究,终于打造出一柄可以在舞动之时,发出呜咽如洞箫之声的长剑,取名希夷剑,合大音希声之意。
  后又融合《玉箫剑法》和《碧海潮生曲》,创出一门《碧海潮生剑》,兼得玉箫剑法之潇洒自如,又可在舞剑之时,奏出《碧海潮生曲》来,内力灌注,也有乱人心神之效,只是较之真正的碧海潮生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不甚满意。
  何况对敌之时,要使什么剑招,全看当时情形,又如何能依照乐曲而舞,此剑法便成了鸡肋,终于弃之不用,但剑谱仍然传了下来。
  同样传下来的还有一本《落英神剑》,化自桃花岛的武功《落英神剑掌》。那落英神剑掌本就是从剑法化作掌法,他不过是略加推演,又给还原回去,因此对这门剑法,一直不太在意。
  后来林平之想学剑,郭复碍于规矩,又不想扫了平之的兴致,便把这两本剑谱丢给他,让他自己学。
  晚年时,郭复的师父武功和音乐俱都大成,信手挥舞,便可用希夷剑奏出真正的碧海潮生曲来,当时郭复入门不久,只以为是碧海潮生剑的功效,因此才有和林平之所说之语。
  曲洋既学得碧海潮生曲,随后便开始了教曲育人之业。
  他将乐律十二律一股脑全讲给林平之听。林平之记忆极好,虽不甚解,但都记得一字不差。
  曲洋只以为遇见了天才,当即又以所携带的瑶琴为例,授以指法。林平之学得几遍,弹奏出来,指法虽然生涩,但音准无误。
  二人大喜,又取来希夷剑尝试,只是无论如何,若不按着剑谱顺序舞剑,始终无法成曲。
  二人一番研究,发现希夷剑发声之重点,在于其剑格形状特异,内部结构从外看去,颇为复杂,具体如何,因为不敢拆解,不得而知。舞动之时,风经由剑格上条条罅隙穿过,便似吹奏玉箫,呜呜作响,又有金戈相撞的吟吟之声,而使剑时不同的起手、转腕,便与指法效用相同。
  曲洋剑法稀松平常,当下有些坐蜡。他只以为天下间凡能发声作曲之物,都循乐律,他极善抚琴,那么触类旁通,希夷剑应该也不在话下。
  这触类倒是有了,然而如何旁通,却成了难题,毕竟这是剑法,剑式又岂是能随意更改的,更遑论这还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剑法。
  曲非烟来送饭的时候,见到的便是两个人围着一把插在地上的长剑,不住唉声叹气。
  曲非烟问清缘由,好奇道:“郭爷爷也不懂剑法吗?”
  林平之撇撇嘴:“我就没见师父用过剑,指不定还没我厉害呢。”
  曲非烟想了想,又问:“一定要用剑来吹曲子吗?如果非要吹曲子,为什么不直接学箫、学笛?”
  曲洋赞道:“不错,林小子你干脆直接跟我把碧海潮生曲学了罢。”
  林平之连连摆手:“不成的,我不能学桃花岛的武功。”
  曲洋道:“反正曲子你已经记住了,你那剑法口诀里的心法也脱胎于此,如此便也算学了这门武功的一部分,那么再学个原本完全的,也没什么嘛。”

和笑傲江湖之林平之传奇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