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坠海幸存的米斯蒂安人(1/3)


  538年4月29日,星期六。
  其实这个世界并没有“星期”的说法,或者说这个词的词源并不来自于天文星象的观测,而是圣经启蒙教育的内容。这个说法具体来自何处,大多数人并不关心,季行之曾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从“星期五”的发音和拼写方式中获得灵感,斗胆猜测,这个单词的词根来源于海洋女神塔莉莎的神名。
  那其他日子的单词来源于什么呢?是女神的其他权能,比如神国、眷属,还是……
  其他的神?
  季行之无从猜测。
  他知道这片海域的遥远尽头有一片被称作“风暴之墙”的地方,风暴之墙的另一侧同样有人类生存的国度。但根据班尼萨的传说故事,风暴之墙另一侧的人们也信仰着海洋女神塔莉莎。
  不,不仅如此。“风暴之墙为这场战争敞开!格林索亚铜钟为这支舰队震响!当远行的神官来到这里,女神说,光荣的丰碑足以承载圣堂的宏伟了。”
  ——风暴之墙的另一侧,或许才是深海教会与风暴圣堂的大本营。
  那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其他神明所掌控的疆域呢?
  这真是个令人神往的问题。
  “啧,这可真是大不敬的想法。”季行之伸了个懒腰,嘲笑自己,“不过整片海洋,七座城邦,只有海洋女神塔莉莎一个信徒,圣经里却没有什么宣扬一神论的东西。说不定这世界上还真的存在其他神呢。”
  他此时已经在前往教堂的路上。
  凌晨五点的冯德普兰商业区一片寂静。没有抵港的邮轮,起早贪黑的商贩也不会起那么早。暗沉而破碎的月光照耀在这片土地上,光与影勾勒出大理石一般的纹路,和商业大厦的墙面遥相呼应,别有一番景致。
  但这样的景色并无人欣赏。
  季行之左右扭头。
  寂静的冯德普兰商业区并非空无一人,他的身前,他的身后,他的左边和右边,稀稀拉拉地走着一个又一个弯曲着腰背,手脚纤细瘦弱的沉默身影。
  他们大多是居民街出生的孩子,无法负担中等学校的学费,只能来免费的教会学校学习基本的文字、通识。某种意义上这些孩子们已经算是幸运,因为他们的父母有足够的能力养活家里多余的一张嘴,让十几岁的孩子不用去打零工补贴家用,而是花时间读书识字。
  这些孩子们有的穿着陈旧但干净的衣服和裙子,单肩挎着缝制结实的素色帆布包,这是家中小有积蓄的平民的孩子,家里虽然供不起读三年中等学校的费用,但至少能提供一些基本支持,比如书包、课本和文具;有的孩子则穿着满是针脚和补丁,布料松垮干硬,甚至有些地方沾上了洗不掉的污渍的破旧衣服,他们低垂着头,手中紧抱着一叠或一卷纸业,小碎步埋头往前走,这是住在居民街棚屋里,最贫穷的贫民的孩子,因为父母的开明或自己的渴望选择了学习,但却不得不在课余时间打工补贴家用。
  季行之从人群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苏娅?”他喊了一声。
  青年温和而不显疲惫的清亮音色在一片寂静中颇为显眼,许多人下意识抬头看过来。
  季行之衣着整洁,身姿挺拔。哪怕是穿着缝缝补补三四次的旧衣服,也显得气质卓然。
  苏娅也在人群中抬头回望,麻木的眼睛焕发出光彩来:“恩人,您是来教会学校做讲师的吗?”
  那些沉默无声的孩子们或快走或停顿,靠近了他些。
  “不,我是来学习的。”季行之温和地笑了笑。

和命运道则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