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扩军扩地(1/6)


  城内的小军营不够用,新征召的大军已经全部搬到城外的校场。校场内训练的嘶吼声震耳欲聋。当牛纯来到操练的校场时,全军除了扩充到50人的塘骑在蓬莱县外沿各个要点站岗警戒,剩下的1950人正在练习八母枪。
  一合先有圈枪为母,后有封闭捉拿,梨花摆头,救护要分明,里把门,外把门,闪赚,是花枪名曰秦王磨旗。
  二合先有缠枪,后有拦枪,黄龙占杵,黑龙入洞,拿枪救护,闪赚花枪上,名曰凤点头。
  三合先有穿指,后有穿袖,鹞子扑鹌鹑,救护闪赚,是花枪四面是枪法,名曰白蛇弄风。
  四合先有白拿枪扌朋、退枪救护,后有白拦进步,如猫捉鼠,救护闪赚,是花枪名曰铁扫帚。
  五合先有四封四闭,后有死中反活,无中生有,迎封接闪赚,是花枪名曰拨草寻蛇。
  六合一截、二进、三拦、四缠、五拿、六直,闪赚。是花枪,下游场拨草寻蛇,上游场秦王磨旗。
  一接、二进、三拿、四缠、五拦、六直,大游场秦王磨旗,铁扫子必无路,裙拦枪、伏虎枪、地蛇,破地蛇枪、尽头枪,破中平枪、中平枪,破中平枪、枪中王,高低远近都不妨,高不拦,低不拿,当中一点。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步兵使用最多的近战武器就是枪了,当然古代是红缨枪,现代是铁管枪。
  牛纯麾下步兵当然少不了要练习枪法。
  枪为“百兵之王”,到了明代枪术在前人不断的总结下也达到了前所未有高峰。明王沂《续文献通考》云:“枪之家十有七”,其著名的枪法流派有:杨家枪、马家枪、李家短枪、沙家竿子、石家枪、峨嵋枪、少林枪、汉口枪等。尤其是杨家枪法,流传广泛,备受推崇。
  《纪效新书》中枪法也以杨家枪为尚,戚继光评价:
  夫长枪之法,始於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
  其用惟杨家之法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故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戚继光非常重视士兵战技的训练,极力反对军队里练习无用的花法。《纪效新书》中对于枪法有着相当系统化的说明,对于枪法理论也有详尽的论述。书里记载的枪法体系完备,牛纯一事不劳二主,练兵全按照戚继光的指导来练习。
  牛得福现在带人练习的八母枪类似于书法艺术里说的“永字八法”,是枪法的基础技巧训练。
  枪法的攻击就只有戳枪一下,然而以门户来区分就有了圈内戳枪与圈外戳枪的区别。再以攻击目标的高度来区分,又有了高(头)、中(躯干)和低(腿)的差别。
  八母枪以枪法闪赚【闪赚即诱骗转移之法,佯左实右、上惊下取之类统属闪赚。】为特色,更加入了门户转换和高度转换的变化。八母枪的训练就是针对这些戳枪的变化,而提出了八个革枪技巧为训练的重心。
  戚继光整理的枪技完全是为了阵战实用为目的,加上《纪效新书》中的用语都是尽量的简单、通俗,很方便兵士去理解。至少牛得福这个以前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农民在牛纯的指导下很快就学会了八母枪的练法。
  等八母枪练完,还有进阶的六合枪。
  什么叫六合枪呢?内三合:心、气、胆,外三合;手、脚、眼;眼与心合、气与力合、步与招合。“心、气、胆、手、步、眼”为六合。
  在《纪效新书》戚继光系统的把枪法分解成两人对枪的训练的六个各自独立、各有特色的段落,每一段落就是一回合,方便士兵学习。至于武林中传的六合枪那些虚无飘缈的哲学意境,只要是士兵看不懂的名称,戚继光一概没写。

和门门果实能力者的诸天之旅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