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理街市(1/2)


  第二日,朱丹臣和古笃诚二人早早地等在了段霈之的房门外。
  段霈之简单梳洗了下,穿了一袭靓蓝色绫锻袍子,又命人去账房取了五十两银子,装进了钱袋里便出了房门。
  “王爷”二人齐声道。
  段霈之简单对等在门外的二人点了点头,说到:
  “走吧,先去南街”
  大理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街上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景色的。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
  走在街上,朱丹臣看到街上的女子频频侧目,不由得心里高兴,走路越发神气起来。
  古笃诚看了他的样子,摇了摇头,走上前去,拉了他一下,指了指身边的段霈之,朱丹臣眼中一亮。
  靓蓝色的儒雅长衫穿在年轻的王爷身上,随风而起,修长而完美的身体好像有无穷的爆发力,高挑的鼻梁,宛如刀削似的英俊面容,棕色的眼眸多情又冷漠。
  腰间一根白色的腰带,配上一块价值连城的玉佩,背着阳光的身影显得耀眼绝伦,如仙般的飘渺气质让人沉醉其中。
  朱丹臣自知比不过,也不失落,仍是乐呵呵走在街上,反而因自家王爷的美貌更加神气了。
  段霈之这次到街上来,一是想来看看大理的商业情况,二是巡视一下自己的店面铺子。以前段霈之一直沉迷武学和女人,几乎从没来过自己的铺子,毕竟在之前的段霈之眼中,这都是商贾之流,交给府内账房便可以。
  段霈之看见了自己的店铺,大部分都在南街人最多的地方,毕竟是皇家生意,背靠大树好乘凉,倒是也无人敢捣乱。铺子多是当铺和钱庄,还有酒馆和茶楼,按理说都是十足十挣钱的生意,可是段霈之记得这些铺子的收成只是一般,想来还是人口不足的原因。
  段霈之想了想,大理自己的人口不足,或许可以吸引一些大理之外的人过来游玩,大理山清水秀,自然风光优越,比起名都洛阳也丝毫不差,只要有人愿意过来游玩,难免就要花钱,这样大理店铺的生意就会好起来了,税收也会好起来。
  宋朝推行夜市,而使商业进一步繁荣,或许大理也可以试一下。大理社会风气开放,女子性格多开朗豪爽,实行夜市,未尝不可。
  那么该如何吸引外地人来大理呢,段霈之想了会,心里有了成算,便也不再闲逛。与古、朱二人找了一家茶楼坐下,慢慢品茶。
  段霈之开口问道:
  “盘下一家客栈,大概需要多少银钱”
  古笃诚不解的问道:
  “王爷您要买客栈吗,据我所知,现在大理都城买一家客栈估计要银钱一千贯左右”
  古,朱二人看向对方,眼中都有不解,要知道仅在大理都城,王爷名下就有五家酒楼,六家客栈。
  一千贯银钱就是一千两银子,王府里的流动银钱应该能让段霈之再买几家客栈,等后面大理热闹起来,客栈的收入必定能在涨一番。
  段霈之现在觉得自己这个王爷当的是真穷,隔壁宋朝四品官的月收入都有三四百贯,而王府这么多房产地契一个月的收入也才两千贯左右。
  听说宋朝都城的房子都能卖到万贯之数,自己堂堂大理镇南王竟然买不起宋朝都城的一套像样的宅子,真是可气。

和大理镇南王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