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有所乐(1/1)


  1988年9月,离休以后,到2000年,干了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带孙子。小孙子贝贝1986年12月生,1987年,还不到一岁,因儿媳出国学习,就把孙子放在我处,开始上幼儿园全托,1989年满三周岁,上日托,每天早晨送去,晚上接回来,一直到1993年贝贝上小学,儿媳从德国回来,才回到他父母家去。带孙子,虽然要花时间,费精力,但为了培养第三代,也有乐趣。
  贝贝在我处,我曾送他去学电子琴,每星期跟老师学两个晚上,都是我用自行车送去,陪伴他学习。每天从幼儿园回来,我都要督促他练习。学了一年多,已能弹十几个曲子。
  我还带贝贝参加干休所组织的旅游活动,曾到河北白洋淀去游玩,给他买了莲蓬。1992年,孙子小贝贝过六周岁生日,我和老伴买了蛋糕,插了六枝蜡烛,以示祝贺。
  第二件事是种菜。1989年我搬到一个有小院子的房子,我修了葡萄架和地窖,种了葡萄和不少蔬菜,到冬天,地窖可以储存过冬菜,直到小院外的树木长大遮住阳光,才停止种菜。我种的石榴树,每年可以收获几十个石榴。有一年,我种的南瓜获得丰收,秋天收了三十多个南瓜,自己吃不完,就送给邻居和老战友。还种过葫芦。
  第三件事是打麻将。每天把小孙子送到幼儿园后,就无事可干。开始到干休所的活动场所,看人家打麻将牌,因为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玩牌了,看了一段时间,就参加打牌了,每次打四圈。在干休所玩牌,因有人边打牌边抽烟,室内烟雾腾腾,每次被动吸烟,打完四圈下来,头昏眼花。之后,原来在南京工作时认识的同事,叫我到他家里去玩牌,每天上午去打四圈,约两个多小时,一直到1990年,他夫人去世,才不去打牌。
  第四件事是跳交谊舞。每个星期三、六晚上,干休所组织舞会。我是五十年代在总高文化教授会时,学会跳交谊舞的。记得那时,正是部队文化大进军的年代,我当文化教员,每天要给学员上8个小时课,备课,改作业,都是利用晚上时间。当时我们教研组的办公室在一楼,二楼是一个大会议室,晚上就成为跳舞厅。那时会跳舞的老干部很少,所以每次开舞会,因为人少,舞场很冷清。
  有一个夜晚,我们正在批改学员的作文,校领导庄田教育长经过我们办公室,叫我们到二楼跳舞。[听说庄教育长曾在战争年代,被党派到苏联军事学院去留过学,在苏联学会跳舞。]我们到楼上看见没有几个男同志,都是女文工团员坐在一边,庄教育长就叫女文团员教我们跳舞。经过多次学习,我很快学会了各种舞步。还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舞蹈队排练,演出。
  退休一直参加干休所组织的每星期两次舞会,一直到2001年,在一次跳舞时,被人撞倒受伤,就不再参加跳舞。
  第五件事是参加老战士合唱团。1991年,我参加国防大学老战士合唱团,每个星期去活动两个上午。一直到2002年,因耳聋,听觉退化,而退出合唱团。在参加合唱团的十年中,学会了几十首歌曲。合唱团每年都要参加学校和地方多次演出,还参加地方的老年合唱比赛,得过不少奖杯和奖状。
  

和一生平凡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