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狂澜 第三章(1/1)


  这人年纪估计在40来岁左右,个子不高,身材很苗条,衣服和鞋子就像是刚在工地干完活一样,一身的泥,手上拎着一个蛇皮袋,看着沉甸甸的。
  他进来,看了看我,又看看了看在喝粥的涛子,问:“你们谁是老板啊?”
  涛子见有人来了,就把手上剩得不多的粥一口喝了下去,准备跑过来迎合。
  “老板不在,请问有什么事吗?”我放下手上的抹布和青花瓶上前说道
  “哦,这样啊,那你们这里收东西吗?我这有一东西!”说着,晃了晃手中蛇皮袋
  这人一说话我就知道不是本地人,一口的外地口音,起初我还以为是个买东西的,谁知道是个卖东西的。
  不过我们这行,人不可貌相,而且是哪的人也不重要,只要是有真正利益价值的都是客。
  “收,是个什么物件?”
  这人见我我说收,就拎着蛇皮袋往里面走来,走到涛子刚刚喝粥的桌前,把蛇皮袋放了上去。
  “请问怎么称呼?”我上前走过去问了一句
  “哦,鄙人姓贾,你叫我老贾就好了。”
  他笑着说到,便把蛇皮袋里的东西拿了出来。
  “小兄弟,你看看我这东西值多少钱,你这里能收就给开个价。”
  这姓贾的拿出一个边上四方的陶瓷瓶子,瓶子上还带着一些黄泥。
  我这一看这姓贾的不简单,招呼涛子先去把门给关上,我不是怕这姓贾的干啥,我是看了他拿出的东西有些问题,这瓶子就跟在墓里刚挖出来的一样。
  要知道,盗墓可是违法的,如果这东西真是从墓里刚捞上来的,不止是卖东西的人,就连买东西的人跟着一块遭殃。
  我见涛子把店门关上了,便说道:
  “我说,这位贾先生,你这东西来头不简单吧,这光天化日的也敢拿出来。”
  这家伙嘶哑咧嘴的笑着说道“嘿嘿,小兄弟你是个行家,这一眼就看出来了,不瞒你说,这东西就跟你想的一样。要不你看看。”
  那当然了,好歹在我二叔这里干了这么长时间,多少还是懂的,二叔也教了我不少,看看一个古董的年限,分别真假啥的还是没啥问题的,也明白干这行的一些事。
  这做古玩生意的,手上的物件说白了,一大半都是从墓里捞出来的,要么就是别人从墓里捞出来,在卖给生意人做二次买卖。
  像二叔的这个店里的东西,一大半都是从别人手上收购过来的。这些东西我还是算了解。
  “涛子,给这位贾先生倒杯茶。”涛子在这里干的时间也长了,也知道一些规矩。便跑去倒茶了。
  我也不是怕涛子听见我们的谈话,而是叫涛子倒杯茶,给这位贾先生打好关系,这万一这瓶子是个好货,还能让卖家打打折啥的,这样往后卖出赚的利润也会高一点。
  我从一旁拿了一个放大镜,拉了一把椅子过来坐下。
  “行,贾先生,多少钱我先不说,先验验货!”
  “行,你看看吧!”说着便把瓶子往我这边挪了挪
  我拿起这个瓶子研究了一会。
  这是一个撇口,短颈,平肩微折,身成四筒形方形瓶,这样的式样内行都叫它方棒槌瓶。
  棒槌瓶主要在康熙时期,也分很多种。
  康熙早期的棒槌瓶,器形偏矮,康熙中期以后的棒槌瓶,器形趋于细长。为了与雍正时期的棒槌瓶相区别,取名硬棒槌瓶。常见的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五彩开光等品种。
  而方棒槌瓶,在形状上就有所不一样,撇口,短颈,平肩微折,身成四筒形,长方腹上部略宽,下部稍窄,器底有方形宽足,凹底施釉。现代多叫方瓶。有青花器和三彩器。
  
  

和盗墓秘涂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