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紫微阁(1/2)


  将近一年之前,早春的一天,杨文玉就站在紫微阁的顶层,俯瞰着整个大梁城。
  在他的身后,就是当今大隋皇帝杨固之与几位心腹商谈国策的地方——天枢堂。
  此时的天枢堂,房门紧闭,门口站着两个玄甲卫,隐隐约约可以听见门内传来君臣对话的声音。
  过了一会,屋内的太监推开门,几个大臣退了出来,见到杨文玉便连忙施礼。
  大臣们有心和这位三皇子寒暄几句,却见皇帝也迈步走了出来,便赶紧告退了。
  杨固之摆手止住了准备跪下的杨文玉:“眼前都是自家人,不用行这些虚礼了。”说罢,他转身对身边看起来年纪最长的玄甲卫说道:“贾易,你带兄弟们去下面歇息。”
  玄甲卫们应声离去,杨固之走到扶手前,看着脚下的大梁城,过了一会才道:“文玉,今年是建业几年?”
  “父亲,建业二十年。”
  “二十年了,”杨固之感叹道,“我坐上皇帝这个位置没多久,你就出生了。当真是白驹过隙,二十年前的事还历历在目,你却已经到了加冠的年纪。”
  杨文玉不禁有些紧张,他已经猜到了父亲要问什么了。
  果然,杨固之紧接着问道:“你可想好加冠之后要做什么差事?”
  要按照平常的路数,杨文玉一定会毕恭毕敬的回答:“但凭父亲吩咐。”然后杨固之就会顺理成章的指派杨文玉去做某事。
  但是今天,杨文玉却不想给父亲这个机会,他回道:“儿子斗胆,想讨个军情司的差事。”
  “你不妨……”杨固之一下没反应过来,“你说什么?”
  杨文玉咬了咬牙:“儿子说,斗胆请父皇派个军情司的差事……”
  杨固之狠狠的拍了下栏杆,杨文玉看看应声而裂的木头,跪了下来:“儿子不孝,请父皇息怒。”
  皇帝用手指了指杨文玉,一时之间说不出话,他转过头去,扶着栏杆,看着大梁城,长长的叹了口气。
  半晌,杨固之转过身来:“别跪着了。”看着站起来已经和自己一般高的儿子,杨固之道:“文玉,你一向聪明,咱们父子说话,也用不着打那些哑谜。”
  杨固之顿了顿,斩钉截铁般一字字道:“这皇储之事,可由不得你。”
  “父……”杨文玉的话被杨固之冷峻的眼神给逼了回去。
  “这事是我和你娘提出来的。”杨固之又转身看着大梁城,“皇族和后族的族中长老都同意了,你两个哥哥也都同意了。”
  杨文玉的喉结滚动了几下:“父亲,大隋的江山是大哥二哥帮着您一起打下的,大哥是长子,无忌又是皇长孙。您即位以来,大哥从没有失德之处。于情于理,大哥都是皇储的不二人选。您让我做皇储,天下人会怎么看?我又要如何自处?”
  杨固之叹了口气,双手扶着杨文玉的肩膀:“文玉,我知道这事的确难为你了。不过,你相信爹,我是有理由的。只是,现在不能告诉你。”
  杨文玉有些疑惑。
  杨固之颇有些勉强的笑了笑:“你想做军情司的差事,倒也是甚好,这事将来你就得自己管着。过会你大哥来了,我让他安排一下。”
  “只是,”杨固之顿了顿,“这事我由着你,一年之后,你就不许再任性了。统一天下还有三战,第一战你要随军,第二战你做副帅,最后一战你要亲自挂帅。三战之后,你就入阁参政,到时再做些铺垫,立你为皇储也就顺理成章了。”

和钱隆传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