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奇谈(1/2)


  赵申摇了摇头,轻蔑的笑了:“如今天下三分,隋国独大,先取晋还是先取秦,的确是个难题啊。不过这和你家主人又有何干?”
  虽然赵申嘴上说的轻松,杨文玉却注意到他把手拢进了袖子,白岩说过,人想掩饰自己的时候,往往都会如此。
  “先生有所不知,”杨文玉说道,“我家主人获利关键就在于商道断绝,如果大隋先伐晋国,必然会与秦国交好,甚至结盟。”
  “哦,”赵申点点头,“那么等隋晋之战结束之后,无论结果如何,隋秦也必有一战,那时贵主上也依然可以继续当下的买卖啊。”
  “说句不敬的话,先生对这做生意的事还是不太了解,”杨文玉摆摆手,“商路一旦重开,就会有很多人钻营其中,到时候敝上想要继续把持这条商路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呢?”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一统是必然的结果。我家主人不在乎谁得这个天下,但是隋先伐秦,他就能多赚几年暴利,隋先伐晋,不但生意没得做,说不定立时会有牢狱之灾。”
  “真想不到,”赵申叹了口气,“暴利的驱使下,商人也想左右列国的纷争。”
  他看了看杨文玉:“哦,钱兄,在下没有不敬的意思。”
  杨文玉心道,话都这么说了,你还有脸说自己没有不敬的意思。他挤出一丝苦笑:“邹先生,我知道士大夫们是瞧不起商人这些蝇营狗苟之辈,不过如今士族把持进阶之道,平民百姓乃至寒族子弟在功名上无望,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说起这个,”赵申捋捋胡须,“在下对天下的巨富豪商也颇为了解,专做私货的也知道几个,怎么没听说过有贵主上这么一号人物?”
  “敝上不过一个寒族小吏出身,生意见不得光,虽然利润颇丰,但是规模很小,自然是入不了先生法眼。”
  “哈哈哈,”赵申笑了,“钱兄你知道大梁坊间有句俏皮话吗?”
  “请先生指教。”
  “你这就是无常身上刷浆糊,糊弄鬼呢。”
  没等杨文玉说话,赵申接着说道:“就今天你身边那几位高手,会听命于一个见不得光的走私行商吗?”
  杨文玉拍了下大腿:“事到如今,也不妨跟先生交个底,那些贵人在敝上的生意里有些干股,所以关键时候,自然也是要出力的。”
  赵申心里暗忖:“倒是暂时找不出什么破绽,只能事后再查了。”
  “所以,”赵申道,“你们想要找出是谁一力主张先伐晋?”
  “不是找出这个人,”杨文玉压低声音,“而是要找出他的错处,把柄。”
  “你们知道他是谁?”
  杨文玉点点头,在桌面上比划了一个字。赵申看的真切,是个萧字。
  “这是哪位河西的将军,先生可知晓?”见赵申微微点头,杨文玉继续说道,“这位将军说了,秦国自伐魏失败以后,一蹶不振,人力物力消耗一空,十年之内能守住函谷关已经是万幸。反观晋国,晋帝即位以来,励精图治,国力蒸蒸日上,如果不早日讨伐,必成心腹大患。秦国虽弱,但是民风彪悍,即便是花四五年时间拿下秦国,也只是获得一块贫瘠之地,那时再想伐晋,就得再等五年。可是如果先伐晋呢?晋国有钱有粮有人,成功之后,携两国之力,拿下秦国,轻而易举。”

和钱隆传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