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6节 平静很重要(1/1)


  今日中国之社会,毫无疑问,已经进入了一个超速发展的时代,令世界瞩目,让中华自豪。但在飞速发展的背后,在取得梦寐以求的发展和繁华后,蓦然回首却发觉:我们也为此失去了一些弥足珍贵的东西,比如平静,包容,善意,互信互谅,内敛博爱等等。
  在这行色匆匆间,你是否时常感到周遭的环境中,充斥着焦灼和慌张;人来人往中,你能否从路人快闪的神色里,读出日益加重的戾气。
  你不得不承认:虽然经济在不断进步,人们在渐渐富裕,但在一些浮华的背后,躁动和忙乱正在困扰着我们;在处处欢哥盛景之下,安静和温情也在慢慢减少,甚至变得稀缺,成为我们的怀念。
  你不得不深思:许多时候,越提倡和谐,倡导慢生活,越说明这社会可能正走在失速的路上;越呼唤平静,追忆安宁,越说明我们走在了背离初衷的岔路上。
  你不得不感慨:飞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得到了速度,欠缺了质量;物质升级的同时,忽视了精神。
  这是一个快速发展、被貌似繁华挟持着快跑的时代,也是一个时有懵懂、难以招架的时代,更是一个亟待转型、回归本源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试着回想一下:相比不算久远的10年前,你是否感到过急促感上升、恬静感下降?我们为什么如此向往和呼唤平静呢?
  那如何求到平静呢: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国之某城,一断时间里,警民冲突日隆,整肃难度较大。地方长官闭门长考后,出了一计:他给每个警察发了三本书,限二月内必须读完。三个月之后,冲突立减,警察躁气大降,和谐局面喜见。可见,降躁去浮没有灵丹妙药,唯有增知识提素质,善思考常自省,积淀自我,平复内心,才能生出智慧,归于平静。
  同理可证:要找回渐寻渐远的平静,我们必须放慢脚步,理性思考,找回初心,回归正途。中国速度、中国模式、中国方案,都是中国对世界的独特贡献。但辉煌的背后难掩疲惫与燥气,强盛的代价是难以刹住的狼奔和豕突。现在,我们需要平复内心,需要内塑文化,需要缓节奏、祛戾气、提档次。相信随着岁月蹉跎般的历练,随着日积月累的学习和自省,曾经以勤奋拼搏为标签的中国人,会在国际舞台上,彰显出中国人的新气质、新素养、新品味。
  大道至简,直径更易通幽。求静需从心开始,所谓心乱则不宁,心静自然凉。没有蒸煮良茶的定力和耐心,怎能收获香气茵茵的茶香;没有平心静气的思考和筹划,哪有落子有序稳妥有力的执行。求静需用知识来滋养,积淀到了,素养就到了,视野就开了,层次就不一样了。潜移默化间、举手投足中,你的气质自然升华了。这就是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价值重塑、理念扎堆的时代,重拾传统禀赋,学习和传承那些老的历久弥新的传统价值观,更能让我们清醒、明目、顿悟、心静!
  调减欲望,充实自己,人就会平静。平静了,人就会清醒。清醒了,才能看清前行的路!
  

和关于那些似曾相识的人生际遇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