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1)


  子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本来是很好的一个指导的警句,在历史的变迁中淹没在了茫茫的人海中,我们追求着我们的以为的幸福,创造着古人无法比拟的创造,成指数级的毁坏着大自然。猝然我们却不知道我们应该追求什么了。
  青椿山在那里一直默默的矗立着,望着星辰日月的变换,望着人来人往,望着河流从脚下流淌。听着风声带来的讯息,知道了哪边的天又变了。它还没有遇到过理解它的人,它静静地在那里等待,等待着那个人地出现。有一个人带着佩剑骑着一匹马,望着它。策马而上,站在山顶上对着广袤无垠的大地,发出内心最狂野的呼喊。他抽出宝剑,立了个势。在风中剑意如水,开合如江水奔腾入海,凝视似泰山伫立。突然,他对着远方流泪。凝视着东方云层透露出的晨曦,望着脚下流年不断逝去地河水。“别了,故国。”他提起宝剑横颈抹去,久久地站立在那里没有倒下。那匹战马仰天长啸,依偎在这位与它征战一起地战友身边。青椿山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它默默地承载在它地时空里演绎地一切事情。就像后来者要在这里演绎地事情一样,道不清,也书不明。只是一团囫囵账而已。
  山脚下地小镇热闹非凡,来来往往地旅客,虽然匆匆忙忙只为了碎银几两。但却也是给这平淡无奇地生活增添许多的精彩,也把在旅途中的见闻绘声绘色的讲给自己遇见的人。这样故事便比实际的事情精彩多了,而故事的开头不是什么好的也不是什么坏的,因为事情就是那么个事情,而讲述的人每每讲到动情处,便会欢欢喜喜悲悲切切。我们为何会把所有的情绪都加以表达出来,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没有回程的旅行。能做的只是在这个旅程寻找到自己,寻找那一个陪着一起走向衰老的人。
  止格这个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那一年他独自走向了那个城市,那个一半山一半水的城市。站在李白站过的地方,望着江水滚滚翻腾直把人心搅得天翻地覆。东梁山的风和着雨,任潇潇洒洒地朦胧烟雾中。今朝地明日地谁知道会是怎么样地呢?大地一年一个景象,把人迷地却是不能够自我,从一个激情岁月到资本驱动地社会。我们又怎么能期冀止格地路途中独善其身或者做出另一番地改变呢?
  止格的心至今仍然停留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氛围,他希望找到思想迸发的真正的社会原因。并希望自己的周边能够达到某一层次的凝聚。然后荒诞如此的社会,让他在江滩不停地写着字,江水不断地抹刷掉。生活本来就是如此,又何必不去遵循生活地规则呢?自然发生地永远不会是错误地,我们不去痴痴地揪着那一两个点死死地不放手。
  “年轻人何必呢?”止格身后地一位白发苍苍82岁左右的老人走过,身边陪伴着自己28岁的娇妻。江水拍打着岸边的围栏,淹没在朦胧的烟雨中。更那雨和着风,任此生潇潇洒洒。
  

和青椿山上的烈日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