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这儿的沙发硌屁股(1/4)


  走在病院一楼的走廊上,陆茗一手拎着包,一手拿着手机给走廊上的巨型挂画拍着照。
  作为国内最有名的几所精神病院之一,整所精神病院的布置很专业,这些巨型挂画都被牢牢地固定在了墙面上,挂画外框的边角也经过了圆弧状的处理,确保了哪怕有病人因故发疯乱跑乱撞,也不会磕到手脚,最多也只会撞出一个不那么美观的包。
  在前面带路的小护工走的很慢,有可能是考虑到了陆茗还未完全确认病症痊愈,需要适量的引导,但陆茗觉得更大的可能是她已经沉迷于耳机听书了……
  小护工的耳机隔音性能其实挺好的,主要是精神病院在午休时间段比较安静,这里又远离城市里的交通主干道,嘈杂的咒骂声和鸣笛声无法传到这么远的距离。
  所以陆茗偶尔能够听到小护工的耳机里飘出几个模糊不清的字眼,分辨不出具体的剧情,但可以通过那种千篇一律的语调判断出是在听书。
  陆茗也不在意,正好走的慢还能让他拍些照。
  按常理来说,精神病人在治疗期间是尽量不让接触手机电脑这些通网电器的,但是陆茗近期痊愈迹象明显且在前两天中的“自我认知测试”中拿了高分,负责治疗他的孙医生特批让他提前拿回了自己的手机。
  虽说手中的手机已经是几年前的老古董了,但该说不愧是水果手机吗?几年的沉淀下来,现在重新充好电开机,运行依旧很顺畅。
  哪怕出院后肯定得换一部新手机,但陆茗还是想多用用自己的老朋友,毕竟对于一部手机来说,使用者就是它的大半生呀。
  按下快门,陆茗满意地看着眼前刚刚拍下的照片,那是整个走廊最左端的一副挂画,画上是一栋在火中熊熊燃烧,即将化为废墟的大型建筑,隐约间可以看出烧毁的建筑有着教堂的特征。
  挂画旁有着说明用的金属板,上面刻画着一些说明语,说明了每副挂画的用意。
  比如这第一幅挂画中的烧毁教堂就寓意着整所精神病院终会在火中烧毁,不再被世人需要,而教堂则是西方中世纪时用来收容精神病人的场所之一。
  教堂那高耸的建筑风格可以让病人将其与低矮的精神病院区分开来,以避免一些可能会加重病人病情的因素出现。
  而画幅偏下方的花海和正对着门口的朝阳,似是寓意着病人痊愈后的美好前景。
  走廊很长,该说不说,这家精神病院不愧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病院,仅仅两层楼高的建筑高度在确保了精神病人的生命安全的同时,又利用了整体修长,呈㠯形的建筑风格,使之不至于看上去太过臃肿。
  在加上走廊外那近乎完美的景观布置,走在这样的走廊上,心绪不经意间便舒展了开来。
  外面的天气有些阴沉,初秋的气温对人也不太友好,但这显然影响不到两人。
  一人听书一人拍照,这么一长段走廊走下来也不算太无聊。
  从开头到结尾,陆茗一共拍下了十三幅挂画的照片,此时他面前便是第十四幅挂画,也是走廊上最后一副挂画。

和诡神论调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