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意识(1/1)


  有人提建议说,提高谈话力度的七个要点,选两点,一要探索未知的世界,旅行也很重要。与邻座陌生人交谈,按学校学的历史地理等知识进行探访,通过所有感觉器官去体会,如果对对方的故乡等十分了解,交谈起来就会有弹性,容易引起对方同感。二定期去图书馆,资料室,书店等逛逛,与好书交朋友,使读书量的扩充达到一个飞跃。
  一,中西方人自我的重要差异,抑我与重我。
  “最高境界观”,罗洛·梅认为,自我的发展在最高阶段是创造性的自我意识,其特征是处于忘我的境界。马斯洛认为这是一种高峰体验,其特征为一种知觉对象所全盘吸引,有时达到把知觉者和被知觉的事物融为一体的感觉。我同心理学家唐钺也曾发专文论及“神合观”,认为其特征是觉得个人与宇宙合为一体,并强调说确实有这种精神境界。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忘我的阐释,为什么每当我们投身于大自然,忘情山水,自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会感到无比愉悦,十分超脱,这就是因为回到了人与自然本来和谐的关系中,回到了“一”的原始整体中,也就悟出了道。忘我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体验,当我们投身于大自然,或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常会有这种体验。如袁中道“洒洒呼忘其身世,而一死生”。嵇康听琴“弃事遗身”。欧阳修听琴“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觉天地日月愁”。苏轼画竹“嗒然忘起身”。
  忘我有以下几种境界。
  一轻松愉悦,有助健康,一旦忘我,则我与物化,极其飘逸洒脱,轻松愉悦,这显然有益身心健康。
  二心醉神迷,巅峰体验。期间的惬意与舒畅,难以言传的激动状态。
  三超越自我,觉解悟道。极其畅快超脱,使人进一步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如此愉悦激动,或许会想到天人合一的奥秘。马斯洛说,一次高峰体验可能会改变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就因为这种悟道,觉悟。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冯友兰认为人有四境界,天地境界是最高。在此境界的人绝解他不仅是社会的一份子,而且是天或宇宙的一份子,达到这一境界的人,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十分洒脱自然。《楞严经》云,知见无见,斯既涅槃,亦名解脱。在这种境界中,万念俱尽,万物皆空,天人不分,浑然一片净土。
  可见,人类心理的确存在一种最高境界,这就是自我意识放松监控,个体忘却自我,与外物,天地,宇宙融为一体,悠哉游哉,超然解脱的内心自由的境界。
  

和那年,十九岁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