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榕树底下的那些兵(1/3)


  “儿子,你在家看店,我要去采购货物。”张金宝要出远门,把店铺的生意交给了大儿子。
  大儿子张泽浩17岁读完县中休闲在家。
  母亲回了老家,张泽浩守店铺有些惧怕。父亲要急用进货,无奈只好硬着头皮答应。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兵荒马乱店铺进贼是常有的事,有的贼夜里还蒙着黑布,要么是熟人;要么是多次来访怕主人熟悉背影;要么是怕店家记住那张脸。
  今天不是圩日顾客也不多,张泽浩早早打烊。
  他晚上不敢一个人睡,怕有危险。
  父亲出门前已拜托隔壁叶老板关照,叶老板的儿子也乐意晚上与张泽浩作伴同宿。
  叶少爷比张泽浩小一岁,是一起戏耍长大的好朋友。
  “笃笃,笃骂,”敲门声响,张泽浩不敢随便开门。
  “笃笃,笃骂,笃骂,”敲门声加急。
  “谁?”
  “我,叶铭诚。”
  好朋友叶铭诚应约而至。
  门“嘎吱”一声开了一条缝,叶铭诚侧着身子挤了进来,谨防贼人尾随而至。
  门“咣”的一声关上,插上门闩,用木棍顶住门中间的木条。
  俩小孩不敢大声说话,拉着手步入卧室。不灭灯,不脱衣,同床共枕,抱肩而眠,蒙头而睡。
  两小孩胆战心惊哪有睡意,稍有风吹草动老鼠觅食都被吓坏。
  约莫卯时一刻,险情未至,他们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睡虫来袭,进入梦乡。
  一觉醒来已是晌午,街道悄无声息。张泽浩好生奇怪,摇醒身边的叶铭诚,要出去看个究竟。
  “不要开店门,我们从后门出去。”叶铭诚提醒道。
  外面街道没有一个人,临街店铺大门紧闭,圩亭里的摊贩不见了踪影。
  今天是圩日,本该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两人走到叶家店铺门口,看见大门没有上锁,推了推门,里面栓得紧紧的。
  他们绕到后院,叶铭诚拍了拍门。
  “吱呀“一声,叶铭诚的父亲探出脑袋把两个人拉了进去,一边关门一边说:“怎么才回来,你不知道我们有多担心,怕你们出去乱闯乱窜被抓走。”
  “大伯,是怎么回事?”张泽浩疑惑地问。
  “天没亮有乡丁民团挨家游说恐吓,说昨天半夜来了几百匪兵驻扎在北门口大榕树下的河滩上,要大家关紧店门不要外出。大家都害怕不敢出门,有的携带家人和现金逃走了。”叶铭诚的父亲接着说:“奇怪的是,这些兵非常安分,在河滩上架锅做饭,在河里洗澡搓衣,没有一个人进圩来,更不用说扰民了。”
  天心圩是会昌、寻乌、信丰、赣县的交通要塞,部队过往是常有的事。
  近几年过往最多的是国民党的正规军或地方民团。
  但凡部队来了地方就得遭殃,或征兵征粮,或买东西不付钱,或在餐馆吃霸王餐,地方官吏也趁机削割民财……
  正当大家疑惑不解之际,忽然大街上有人喊:“大家出来吧!榕树底下那些兵是好人啊!他们纪律严明不会进圩骚扰我们。”
  啊!还有那么好的兵?
  各家店铺几乎同时开门,人们都往大榕树那边涌去,都要去看个究竟。

和围屋情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