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之路 一(1/1)


  童年的时光很快就结束了,我也到了上学的年纪,那时候没有幼儿园,只有学前班,于是,我就跟着爸爸姐姐一起进入了校园。
  每个周末,爸爸骑着自行车,我坐在二八自行车前面横杠上,放了一个正好可以放在那里的椅子,姐姐坐在后面。
  我坐的那个椅子是爸爸自己动手做的,家里买地修房子的钱还没还清,很多都是自己动手省钱。包括我再大一点之后,裤子也都是穿姐姐剩下来的裤子。
  每次要骑一个多小时,所以我会打瞌睡,也会被不断的唤醒,这段不好的经历持续了4年,之后爸爸调到了本地不远(几公里)的学校教书,我才不用每周在那个硬硬的木板椅子上坐那么久。
  这条去学校的路,一开始是农村的土路,然后要经过县城,县城那时候是柏油路,比土路平多了,不会因为路面坑坑洼洼颠的屁股痛,但是夏天的时候,柏油路会化,就会听到轮胎压过路面时的滋滋声,下雨的时候,我和姐姐都在爸爸的大号雨衣里,只能看到眼前的雨衣和脚下的路。
  夏天,爸爸一般会选早上走,这样就不会太晒。那时候的县城,很热闹,不过印象也仅此,毕竟在赶路,一路穿行,我也看不到旁边店里的商品,只能一路听着路边的大喇叭放着音乐。
  小学在山里,家在平原地,所以每次来回,都颇有上山下乡的感觉。在那条蜿蜒的山路上,我看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水车,在河边立着,源源不断的把河里的水灌到旁边的田里,巧的是,我经过那里那么多年,都没有看到耕田的老爷爷或者年轻伯伯。
  在那条路上,还有一个餐馆,很原生态的模样,一个红砖加青瓦的小房子,也就比现在路边报刊亭大一些,最主要的点是门口有一个大学1米x1米x3米的铁笼子,里面经常装着山民抓回来卖的野味,我还曾经看到一条巨大的蛇。
  在那之前我也遇到过一次蛇,小学旁边几百米有条河,小学放学很早,那时候放了学姐姐会带着我去河边走一圈,去玩的学生很多。有一次去的时候,就有一条蛇突然出来到了小路中间,对视了一眼,又突然爬走,把我吓得不轻。
  在冬天的时候,因为要骑车很久,妈妈爸爸让妈妈拿塑料袋加布做了两个护腿,套在腿上防冻,手上就带自己做的手套。每次路过村庄的时候,就会看见整棵树上都挂满了正在冻的柿饼。
  在山里,虽然普遍很穷一些,但是那时候山里的大人和小孩还都比较朴实,有些同学上学就会带各种山里的果子给老师,比如拐枣,柿饼,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
  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姐姐也在读五六年级,所以那时候三个人住在一间屋子里,好在那个学校外地老师不多,而且当时老师基本都能分一间屋子临时住。屋子不豪华,很朴素,好在面积够大,放两张床,两个长方桌子,然后还剩的一点空间能放炉子,直行车之类的。做饭的时候就把炉子提到门外,生活,做饭,炒菜,水是用水壶去那种用手一下一下压的人工水井接在铝水壶了再提回来用。
  为了省煤省钱,爸爸拿一个坏了的炉子简单改造了一下,就是把里面掏空,再开了两个口,一个放柴,一个排烟,每次看到一股烟袅袅升起,就知道是我爸在做饭了。
  学校里的其他老师也都是自己做饭,他们会用炉子+电饭锅,他们大都是双职工,也就是两个都是老师,或者一个老师一个在其他地方有固定工作。
  有一个老师家里还买了彩电,那个老师家里有一个女孩,是我的同桌。不过那时候好像每个老师也都很少去别人家里,我也只有一次去她们家借东西,看到了一眼彩电。
  放学后,日常玩的最多的,就是在校园里玩沙,玩皮筋,玩沙包,滚铁环,到点了,各家老师就会喊各家孩子回家吃饭,其实那时候老师工资很低,大家都不富裕,学校也很穷,所以也很少相互邀请吃饭什么的,只有过年的时候,校长会请所有老师吃一顿,不过也很简单,就是有一点猪肉而已,大部分都是山里的素菜。
  冬天的时候,爸爸会给我冻冰棍,那时候冰棍也就2分钱一个,主要是好玩。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在路上跑着玩,捡了两毛钱,在旁边卖饼的摊子买了一个很大的甜饼,足足吃了一天。
  还有一年,下暴雨,到处都涨水了,学校也停课了,一楼被淹了很深,学校操场变成了污水池,上面飘满了雪糕袋和树叶,还有几个空水壶。
  之后,姐姐上初中了,在老家上,和妈妈住在家里,每周就只有我坐在爸爸的二八自行车后座上了,骑行的路上也热闹不起来了。
  

和八五后的人生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