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1/1)


  很快找到了学校的新生去学车,广场不大,停的客车很显眼,除了司机,都是学长来帮忙的,他们会举一个牌子,上面写着xx大学,然后就带到车上去,找个位置坐下。
  凌晨五点多,还有点毛毛雨,等了不久,人就坐满了,学长们再次确认了一下每个人的录取通知书,防止拉错人,然后他们就下车了,司机师傅开始往学校走。在去学校的旅途中,打了个盹,太困了。
  到了学校门口,顺着沿途的箭头指示去新生报到处。
  报道完,先去找宿舍,把行李放下,喝了点水,稍作休息。
  宿舍只有一个比我先到的,江西老哥,随便聊了两句,我就下楼去买被子那些了。
  那时候还没有手机支付,都是现金。只有学费例外,录取通知书的信封里面带了一张银行卡,把卡激活,把学费存在里面就行了,到了学校去刷卡。
  但是在日常购物、吃饭都是用现金,所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找atm机器,顺带逛一下校园。
  学校很大,而且依靠山城的地形而建,到处都是上坡下坎,路也基本没有几个地方是直线的,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新生报到指示箭头,很快就迷路了,就继续乱转,只要转到了人多的地方,跟着人群走,总能又回到报到处,然后就顺着箭头再走。
  最后在中心食堂旁边找到了atm机器,中心食堂顾名思义,位置就在校园最中心的地方,其实报道完去宿舍的时候路过了的,只是出来的时候走的另外一条路,绕开了。
  取钱,买床上用品,牙膏牙刷,脸盆这些。毛巾带的有,因为火车上也要用到毛巾。
  回到宿舍,花了几分钟铺床,对了,是四人间,上铺床位下铺书桌,阳台上还带一个洗手间和洗衣池,和大部分大学宿舍的构造差不多,只是那会都没有空调。
  陆陆续续,宿舍的人也到齐了,大家都来自天南地北,最近的是贵州,最远的是辽宁,辽宁过来要坐两天多火车。
  作为三大火炉城市之一,重庆在这个时候无疑是很热的。
  东北老哥的妈妈送他来的,也是第一次出远门,然后就住在宿舍,和东北老哥睡一张床。
  我们倒也理解,毕竟学校周边便宜的酒店宾馆早就客满了,价格贵,但顶不住富人多,人家一晚上住宿的钱,可以顶我们几个月的生活费,住几天,就把我们一学期生活费的钱花完了。
  而且他们才刚坐了两天火车过来,如果马上返程又要坐两天火车,还是比较累的。所以东北哥哥的妈妈在宿舍住了两天。
  不过苦了我们,本来重庆就又热又潮湿,宿舍也只有一个风扇,那时候很少有学校给学生宿舍装空调,也就是后来出现了热死人的事件多了,高校才开始逐渐开始有空调。如果是四个男生,大家多半就脱的只剩一件睡觉了,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嘛,就只有穿着衣服睡了,所以睡的也不是很好,虽然12点就熄灯睡觉了,但是要到2-3点困的不行了才能睡着。
  

和八五后的人生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