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4)


  天高云淡,一碧万顷,仲夏的骄阳如同火龙一般,吐息灼浪,炙烤整个大地。
  距离今年高考结束,已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了,而今天正是张榜之日。一大清早,这个北方的小城就沸腾了起来,如同它闻名遐迩的三个泉眼一般。
  今年的大考,是新世纪的第五年;是结束标准分、实行原始分的第四年;是取消应届毕业生加十分福利的第三年;是考试时间从七月份改为六月份考试的第二年;也是某人的最后一次机会。这5-4-3-2-1,这一等差递减数列,犹如一个自圆其说的体系,很戏剧化的将我们的主角关联其中,映射出他略带悲剧格调的喜剧人生。
  季晓冬这一天起了个大早,但绝非仅仅是因为今天高考成绩放榜而已,而是他在这个暑假里,天天早起。自律,使人崩溃——其实,不自律,也崩溃。
  市区里几所高中的大门口,已经早早的聚集了许多学生和家长模样的人,不用说,这些一定大都是今年参加高考的生力军以及他们的后援团了。即使在此之前,绝大部分考生已经打过热线电话或在官方网站上查询成绩了,但也不妨亲自来看榜,毕竟后者比前者多了一种氛围,一份现场的感觉。而同去的家长朋友们,此时的阵势,绝不输于半个月之前,在他们孩子走向考场时,心中那份热切的期待与祝福,和那份拳拳之心。
  与大部分考生的情况一样,季晓冬也是提前打过热线电话的。今天去学校看榜,只是为图个热闹而已,毕竟自己的成绩还算不错,而且分数看起来也很吉利,666分,真是溜。至于说是,为了通过看榜来确定一下自己成绩在学校中名次的话,那倒不必起个大早,如此沐着朝阳在榜前昂头累眼的找,因为可以过几天回学校的时候,直接找老师要一份统计就行了。
  季晓冬早上起来之后,洗漱整理了一番,原本打算出门晨跑一会儿。但是,前脚刚踏出门,后脚却挪不动了——太热了,今天。
  今年的高温天气似乎来的比往年要早一些,倘若今年你是不蹚这趟“浑水”的局外人,倘若也不看日历,还真以为六月突然消失了,七月直接顺位递补了呢。这个温度,当真的不亏“三大火炉之一”的头衔了。
  得了,那就过会儿再说吧,季晓冬决定不急着出门,不晨跑了,留点体力骑车,毕竟家离学校可不算近。早饭之后,在客厅里稍作休息,看了一会电视,新闻上说今天是高考放榜的日子,然后出现了各地放榜的画面,但见镜头下描绘的却如同放粮一般。
  季晓冬是不太喜欢人多拥挤的地方的,更何况自己已经知道成绩,去看榜纯粹是去感受一下气氛而已,而且可以见到很多同学,大家聊聊天,然后借这个机会谈谈下一步填报志愿的事情。
  待到出门的时候,似乎并没有那么热了,也许是心理暗示吧——去也的去,不去也得去,为什么不往舒服了想?一路上,从城郊到市区,在行道树树荫的庇护下,再加之单车的速度不算慢,还是比较凉爽的。虽然很期待,恨不得一下子就奔到学校,但是,季晓冬并没有骑到很快、骑到到过速——车速与他内心的激切明显不成正比。这是因为,他考好了。考得好,速度就会慢下来;倘若没考好,或许就车蹬子飞转、车链子抽筋了。原理自行琢磨。
  八点一刻——季晓冬偶尔会迟到但不会超过的时间上限——在班主任忍耐的限度内,季晓冬的单车终于戛然而止在学校大门口处。这时校园里已是人山人海、接踵摩肩,就差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了——这不是夸张,只是得再过一个月。校园的宣传栏上贴着长长的红榜,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在簇拥着、嘈杂着、焦急加兴奋地昂头找寻着。

和大考过后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