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疑(1/2)


  01•眠否?
  水有静止之时,却不影响日复一日的清澈或混沌。人有安眠之时,可谁能料到——明日,也许就是人生转变的关键。多愁则多悲,多悲则心惧。获得自信的最好方法,也许就是好好睡上一觉,明日再出发。
  02•质疑之力
  世界上最稀缺的勇气,便是质疑的勇气。人们遑论有多么自知,更遑论有多大质疑的勇气。谁还不是迷茫的旅行者呢?胆敢有谁质疑约定俗成的“道”,人们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就是个疯人。一时间,嘲讽的回响冲散了那原有的动力。质疑也许没有华丽的结果,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帮助我们这群孩子,向阳而生的孩子,获得了重识世界的钥匙。至于能不能开启一扇新的大门,便要看他的悟性吧。
  03•你孤独吗?
  孤独,拆开来看,就是孩子、西瓜、犬吠、蚊虫——悠然的童年。很多人会说最幸福的童年哪里有什么孤独啊,殊不知,童年是一颗辗转几个世界的心灵重塑的开始,开始即孤独。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自我的挣扎。在理清善恶后,少年的你,相信狰狞还是微光呢?孤独没有反义词,执着一时,正气一世;孤独最可以证明:选择了,便再无回头是岸的措辞。
  04•完美?不完美?
  所谓追随完美的人,眼中的世界理应获得整齐。最整齐的发生,背后是深不可测的最杂乱的人性。整齐了又能怎样?不过会有一时的快感罢了。我们总是想把周围的一切变成自己欲望之中的再欲望,欲望没有对错之分,不过是心灵的载体。一味地纸上谈兵,只会加剧完美后的虚无;无休止的快感,只会削弱对幸福的追随。没有一个幸福的生命不在缺口处徘徊,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至少那不是心灵的缺口。
  05·你相信神吗?
  就像《我的世界》这款游戏一样,神创造世界,我们都是编制的一部分,属于一类程序,不同的人就等同于这一类程序中的不同款式。神赋予世界存在与不存在的规则,我们认识、探索、改变这个世界,一旦你没有按照规则正常老去,即自己自作主张,死亡或剥夺他人死亡,则神必然会惩罚你,让你的灵体在下个世界不得安宁。
  心理疾病患者大多不过是拆穿了主的秘密与想法,从而灵体被惩罚了,而他们每一个人的本体在抵抗了灵体被摧残的过程后,必然更加阳气十足。
  06.新人?新社会?
  首先,要对世界有基本感知,促进人格形成。
  其次,完成当下社会的自我责任,并探索当下社会样貌与人性的关系。
  然后,也许会获得短暂的尊重与幸福,短暂的骄傲与成就感;会伴有挥霍。
  再接着,透彻钻研某一领域,改良或创新这一领域。接下来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如果创造出了合情合理的,独一无二的元宇宙,便要发扬精神,对下一代人的发展进行思考。
  最后,才可能会有资格成为“超人”候选人。说到底,新人类、新社会依旧需要满足人的普遍欲望,不过就是再升升级罢了。看似看透了一切,便是混沌中的混沌。

和心理纪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