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刚柔并济(1/3)


  因四周都是司马氏的耳目,曹髦无法多言,便点了点头。
  他退后数步,又朝郭太后拱拱手,再躬身一辑。
  然后,他转身而去。
  郭太后久在深宫被司马氏及其兵甲所控制,此时难得见到亲人,还是难得见到有才有德的亲人,仿佛在波滔汹涌的江海之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又可惜与曹髦会见太短暂。
  此时,她当真是百感交集,激动和伤痛纠杂在心头。
  她泪眼朦朦的望着曹髦迈步而去,似乎又看到了大魏中兴的美好前景。
  当天,曹髦便在太极前殿正式登基称帝。
  青素和青荷均暗藏短刀,护卫于曹髦左右,也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
  初来乍到,也只有她们俩才能暗藏短刀进入太极殿。
  罗靖的佩剑也不准带入太极殿,除非是司马师的亲信甲士。
  但是,曹髦是握着青釭宝剑登基的。
  皇帝握剑而来,可没什么人敢拦。
  如果此时有什么事情发生,他可以将宝剑扔给罗靖。而罗靖是昨夜救曹髦的恩人,所以,曹髦留罗靖在身边护卫,已经通过玄武馆的禁军小头目向黄门侍郎、禁军中护军成刚通报过。
  成刚也向司马师禀报过。
  昨夜曹髦被两拨刺客行刺,现在曹髦的身边仅增加一人,作为贴身护卫,司马师感觉不足为虑,便点头同意了。虽然事后有些后悔,但是,又已无法更改。
  但是,青素和青荷因为是宫女,所以,守卫太极殿的甲士未对其二人搜身。
  司马昭挽扶着司马炎来到了太极前殿。
  司马炎咬牙切齿地望着神采奕奕的曹髦,双眼冒火,恨不得将曹髦从龙椅上拉下来。
  但是,参与典礼的百官都很高兴。
  因为曹髦睿智地先谢过了在龙椅旁侧入座的司马师,又请郭太后和他一起坐在龙椅旁侧,然后又下诏说:“本朝三位先帝英明圣贤,顺天命而受帝位。
  但齐王曹芳在承嗣皇位后肆意妄行,不循礼法,以至失去了作为君王应有的仁德。
  太后以国家为重,接受辅政朝臣们的建议,把朕召来京都取代失德于天下的齐王。
  想朕本人年纪轻轻,便置身于诸多王公朝臣之上,确实让人深感不安,惟恐自己不能嗣守祖先创立的江山弘业,完成中兴魏室、统一天下的重任,每念及此,朕都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幸有朝中诸公给朕以肱股之辅,镇守四方的将帅给朕以有力的扶持,朕凭仗先祖先父的这些有德之臣,仰仗运筹帷幄的司马师元老,定可以实现我大魏的长治久安,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听圣贤说一国之君,应该德厚如同天地,恩泽遍及四海,对天下亿万臣民先以关怀慈爱为本,示之以好,然后再从天子百官开始为百姓作出好榜样,使他们懂得守礼法,行大义。
  朕虽然没有太多的仁德,也不能深悟这种道理,只愿与天下贤者共同朝这个方向努力。书经上说:君王对百姓施以恩泽,百姓是会深深感激难以忘怀的。”
  接着,曹髦下旨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正元,下令削减天子的车马服饰和后宫费用,并罢除宫廷及官府中的无用之物。同时,曹髦宣布,诏命罗靖为皇帝的背剑卫士令兼黄门令,暂不定品级,食禄等同于普通侍卫。
  卫士令的上级是卫尉。
  卫尉是正三品的官员,负责皇宫诸门卫士及宫中巡逻、收捕罪臣等职责,属官有公车司马令、卫士令。光禄勋也是正三品官员,掌管宫殿禁卫,宫门出入及殿中侍卫的诸郎,属官有五官中郎将、守宫令、黄门令等。

和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