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并不顺利的九六年春天(1/1)


  这是一个难忘的冬天,也是一个记忆中美好的冬天。其实这也是纺织行业比较好的一个时代,当时我们都以为纺织行业进入了利润微薄的时代,却不知道这仍然是一个比较容易晶莹的时代,以后利润会越来越薄,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1995年在回忆中是一年雾蒙蒙的,但其实我们都不知道,厂领导针对我们厂的情况已经向政府反映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债务负担沉重的大集体企业仅靠经营是很难翻身的,这无疑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尤其是利润品微薄的纺织厂,翻身更几乎不可能。
  九六年在股市上是一个非常难忘的大年,是一轮牛市上涨疯狂的时期。中国的股市跌多涨少,上涨的时间又比较短,大多数时间阴沉沉地下跌。九六年是难得的单边上涨的一年,没有涨跌幅的限制,加上中国经济的向好、满怀信心的入市者络绎不绝,d来了大量的资金,绩优股涨得很疯狂,四川长虹、深圳发展、青岛海尔,加上配股、转股,涨幅达到了10倍。这是一个疯狂的黄金期。
  九十年代其实是我国的一个真正的黄金期和飞速发展的时期,10%以上的GDP增长速度几乎每年都能见到,一个城市每天都看到塔吊林立,一段时间不去看一看,道路都发生了变化,断头路被续上了,不通的路通开了,一切都体现着“快”。这是一个机会层出不穷的时代,只要肯干、苦干,都有可能改变人生的时代。而我重活一世怎能按部就班?获得更好的发展是我内心的愿望,怎样获得第一桶金就是寄托在1996年波澜壮阔的牛市中。
  春天在这座北方的小城似乎是异乎寻常的短暂。昨天感觉是春寒料峭,棉袄和羽绒服脱下来就冷得受不了,今天太阳一照,感觉夏天仿佛来到,到了晚上,风呼呼地刮了起来,似乎冬天还没走远,但厂门口的白杨树上杨絮开始飘飞,柳树上的柳条已变得绿绿的,有的已经老得不能吹哨了。
  工厂里的机器仍然是不停地运转,公司销售处的改革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换上了几个据说非常有能力和水平的销售经理也没能快速的打开市场。纺织市场的形式变化得很快,以前的经营好手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不一定能适应当前的市场。作为一家没有自己研发能力的比较大型的企业,技术科基本是的鸡肋,新产品是从南方市场带来的布样进行工艺复制,俗称“拆布”。也就是把布样分析出是由什么样的原料当做经线、什么样的原料作为纬线,通过什么样的前道准备工艺,然后怎样进行织造,最后成品。这一套复制的工艺技术科却没有人能够完整掌握,只能依靠一位返聘的老师傅进行产品的“开发”,所以几个丝绸学校毕业的学生不能顶起大梁,被赶到车间也成了必然,技术科的取消预示着自己进行工艺开发的努力也取消了,这是一个不好的苗头,专业的事情应该有专业的人来办,我们厂压缩人员的方向似乎错了。

和重生,一定要保本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