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言语与后悔(1/2)


  这是一段让人心痛的经历,最起码在现在的我想来如此。对他而言确是人生的坎坷,是道上的风起云涌,一鸣惊人。
  那时的我们不懂,只觉得当他说完事情经过的时候,我们只有佩服和诧异。
  佩服的是他怎么做到三个人就敢去找别人拉货的六个人。
  诧异的是怎么会有人想到路上拦截其他县城送来的货物,不让他们进县里。
  那时候是不懂的,后来才知道这是垄断商业的一种黑色手段。
  很庆幸的是,他从不拉着我们一起跟他做事,就好像他从头到尾都知道这是一件不值得高兴,不值得炫耀的事情。但是他,好像就是出不来,走不开。
  就如今晚,他也只是提前跟我打了个招呼而已。
  在不久后的将来,也确实证明了,只有正途才是未来的趋势,可惜的是,那个年代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即使知道了,又舍不舍得脱身呢?
  什么?还不知道这是几几年?
  2004年初,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雪,刚出现不久。现在也只是四月份。
  详细的日期只能慢慢出现,过多的细节,只会让人对号入座,坏处也是巨大的,若是看的起劲,他们也不会在意本故事纯属虚构这句话。
  当然了,这些都是次要的,当锦玄从口袋里抽出五张红色的钞票的时候,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就抛掷脑后了,垄断?虚构?什么东西,眼前的红色纸张才是今天的主角!
  他是很仗义,但也不代表会无私的奉献。
  看一眼,就看一眼。多了都不给。
  夜晚的街道很宁静,我扶着锦玄,问东问西,其他人跟着附和几句,大家欢声笑语,锦玄请客去小卖部任吃任饮,吃完后今天就可以安稳度过了。
  唯一让人内心不畅的,只有马路那边传来的摩托车磨车脚的声音,以及短暂的喇叭声。
  那是一群夜里开着摩托车出去,在各条街道横冲直撞的年轻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好像认为漂移是一种很帅很酷的做法,可惜我至今都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
  我喜欢这么一句话:只有‘死’过的人,才知道‘死’是什么滋味,没经历过别人正在经历的困惑,就不要开导他人。道理好话大家都懂,做不做得出来,全靠自己。
  十点整,再不回家,家里该有人发脾气了,谁家的都一样。初中生晚回家,担心的永远是父母,也许你会说:你父母不担心你出去会学坏,那只能说明你活在一个很美好的时代,你该懂的是如何去珍惜,而不是去反驳其他人,还是那句话:没经历过,就不要劝人。
  马路边的路灯还在闪,该是今天分别的时刻了。
  我站在路灯下看着他们徒步而去,心里只有期待明天会是怎么样的一天,全新的故事,永远发生在未知的明天。
  这一刻跳动的灯光,示意着故事的开头。也许,是故事的结尾。
  ......
  现在是初二后半学期,班上的同学都差不多熟悉了,对我而言是如此,毕竟为人平和不惹事,大家还是不会主动招惹我的。
  不过这样的处境也维持不了多久,初一的时候可以,初二开始就不行了,分组明确,学习好的一伙儿,学习差的一伙儿。
  学习差的又几几成群,互看不顺眼,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半大的社会群。
  他们开始会要求你站队,不站队?那你可惨了,也许有一天早上你去到班上,会发现你的桌子突然在楼层中,上面还被画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图像。也有可能中午回家,下午上课还能发现桌子缺了一条腿。
  零几年的时候省内的桌子已经全换成铁质的了,木桌已经成为过去,只有小学还在使用。

和孤巷闪烁的路灯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