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面子(1/3)


  “你刚才说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我叫陈阳。耳东陈,‘太阳’的‘阳’。”
  “我比你年纪大,我直接叫你名字吧。”王甜甜接下来要下狠手了,端木春晓完全一副看客的模样。
  “谈过几次恋爱?”
  面见女生的闺蜜如同面见丈母娘,端木和她是同事,看着两人关系很好,应该也是闺蜜。
  “五次。”
  面对这道题,男人们通常给出的标准答案是三次。
  端木春晓第一次听相亲对象给出的答案是五次。
  “这么多?”
  “开窍比较早。上初中的时候就开始谈了。”
  陈阳向大家讲五段恋爱。初中、高中时期的恋爱,被老师和女方的父母给掐断了。大学时期谈的女朋友原本打算要结婚的,但是女孩听从父母的安排,回老家考公务员了。
  实习的时候,他谈的女朋友是桥州本地人。女孩父母希望女孩找一个本地人的嫁了。女孩坚持要跟陈阳在一起,父母拗不过,勉强同意两人结婚,但是有个前提:以后生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跟妈妈姓,第二个孩子跟爸爸姓。
  二胎政策放开了,最开心的是曾经因生育政策而不能多生孩子的长辈们。他们那一代人没机会多生几个孩子,儿女们赶上好时机了,于是嘱咐儿女一定要多生孩子。
  在桥州,本地人有车有房有存款,听王甜甜讲,最近已经开始流行两头婚了。也就是陈阳说的,结婚生两个孩子,一个跟妈妈姓,一个跟爸爸姓,过节,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两头婚就是倒插门。我爸妈就我一个儿子,他们接受不了。”
  陈阳谈的最后一个女朋友是他的同事,女方希望以后在桥州定居,而他买不起桥州的房子,去年两人分手了。
  “那你这恋爱经历也是够坎坷的。”
  陈阳没有回话。
  曾经,端木春晓与王甜甜讨论过,相亲的时候,要不要把过往的感情都拿出来跟相亲对象说一遍。
  端木春晓认为每次都把过往拿出来说一遍,无异于把伤疤一次次撕开,是很残忍的。王甜甜并不这么想,“大姐,你不能同情心泛滥,对男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你那个桥州本地的前女友是桥州哪儿的人?”
  陈阳诧异王甜甜会继续追问下去。
  王甜甜见他迟疑,补充道,“我也是桥州本地的,我只是比较好奇,我们桥州哪里的家长如此排外。”
  陈阳详细讲述了撕扯的过往,涉及到拆迁,房子在谁的名下……简而言之,在这场较量中,他没有物资资本可以跟女方家抗衡。不接受倒插门是陈阳尊严的底线,而他的尊严对讲究现实的女方家来说,一文不值。
  端木春晓曾跟一个前辈聊过,那人快五十岁了,在桥州三十多年,买房、结婚、生孩子,但在聊天过程中,他直言自己在桥州没有归属感。
  “我有时候觉得我像外来入侵物种。”
  那时的端木春晓刚走出校园,对外面的世界并不了解。随着时间推移,她渐渐感受到自己也没有归属感,逐渐意识到自己也是个外来物种。
  毕业后第一次搬家,她拎着一个大箱子,刚挤上公交车,箱子碰到前面阿姨胳膊上挂着的包包,被阿姨当众教训。
  端木春晓赶紧连声道歉。
  “小姑娘,你提着大箱子,要看牢,不能随便伤人。你们外地人不容易,但是你们要讲礼貌。”

和历经年华遇见你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