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脱贫户的抗疫情怀(1/2)


  苦难会磨砺一个人的性情。金红亮从此像变了个人似的,对妻子照顾得无微不至,而且还能够起早贪黑地劳作,一分一毛地攒钱还债。
  也正是因为夫妻俩的好人品,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被定为第一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但享受到了各种优惠政策,在政府和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还“无偿”牵回来一头“扶贫牛”。老天也是成全这对苦命的夫妻,“扶贫牛”养得顺顺当当、兴兴旺旺。“母牛儿生母牛儿,三年五个头儿”,如今,金家的牛都快成群了。
  去年底,金红亮和白春霞彻底还清了所有外债,并且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
  日常生活中,白春霞能够做到自理,但很多事情还是需要丈夫照顾,所以,金红亮肩头的担子就更重了,有时感觉到身体都快吃不消了。这也是黄文担心的原因之一。
  黄文已经是金家的常客了,他一走进院子,金红亮便高兴地戴好口罩出来迎接。黄文没有先进屋,而是到牛圈去查看,询问草料准备情况、消毒情况,还有对牛的防疫情况。
  黄文:“现在虽然进出村受到了严格限制,但你家的牛如果到了打防疫针的时候,就和我说,我安排人把药捎过来。”
  金红亮笑着说:“去年入冬时该打的针都打了,乡兽医站的大夫告诉我,再打就得开春了,大概得三四月份呢,现在还早。”
  黄文:“那就好。到时可千万别忘了啊。现在这牛价看好啊,千万别出闪失。”
  “放心吧。你们这么帮助我、照顾我,我再不出点儿力把牛照看好,那还能对得起谁啊?”
  “说得对啊。今天测量体温的来你们家了吗?”
  “来了。百岁大夫,还有个小伙子,说是医科大学的学生,拿个像枪似的东西,对着脑门儿照一下体温就出来了。现在高科技的东西,真是了不得。”
  黄文笑了笑,说:“就是啊,科技就是生产力嘛,一下子提高多少效益啊。就像你家养牛也是一样,也需要科技,光靠过去的老传统、老办法,有时候不适应了。”
  金红亮憨憨地笑了笑。
  白春霞柱着拐站在屋门口儿,喊:“黄书记,进屋喝口水吧。”
  金红亮扭过头,说:“赶紧把口罩戴上啊。”
  “我这一忙乎,就忘了。”白春霞说完随手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皱皱巴巴的口罩,戴了起来。
  金红亮:“黄书记,您别介意啊。我们自己在家,一干上活儿,就觉得戴口罩闷得喘不上气儿来,可能是不习惯吧。”
  黄文笑着进了屋,白春霞便问:“黄书记,那个给我们量体温的小伙子,听说是村里王广海的妻侄儿?”
  “是的。这不过年放假来咱们村看他大姑,结果徐芬的事儿一出,他们就不回去了,主动隔离在我们这儿了。”
  “都传言是这孩子他爸——也就是张淑琴的弟弟打的举报电话?”
  黄文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正在尴尬时,金红亮说话了:“咱们不能别人说啥就传啥,新闻里也一再告诉我们不能信谣传谣呢。退一万步说,就算举报也是对的。说不好听的,如果徐芬真的是带着病毒回来的,那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啊。刘三富、刘四贵还找人家算账,要我说,他哥俩这事儿做得不地道……”

和一位医学生的逆行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