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水至清(1/3)


  由于一系列斗争,反而让紫砂的用户群扩大,而用户群扩大的最大得益者,还是机车王,大量的新紫砂爱好者,首选入手一把机车王壶入手,反正价格不贵。但紫砂壶的最大特点,就是一旦关心上了,就很容易上心,正好这阵网上吵来吵去,更增加了这种趣味。而透气性测试仪出来后,更有新壶友去多买了几把不同透气性的机车壶做测试,更有自媒体的作者,把这场斗争写得很文艺的传播到紫砂圈之外,媒体上热热闹闹。
  人嘛,就是求个开心,紫砂玩法越多,就越好玩。泥料商也跟上潮流,开始烧制试片,供爱好者测试,比如某种泥料,烧900度,1000度,1100度,三块试片,在交易网上卖给爱好者,价格不贵,但爱好者可以看发色,用他的小工具获得各种数据。更有爱好者,开发了一个网站,专门让爱好者上载测试数据,号称采用大数据技术,帮助网友分类各种泥料,等等,不亦乐乎。哦,这个网站的开发者,叫艾浒。
  黄维、顾泽燕、范敏敏和吴倩华,四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市场变化和交流制作心得,这天在吴倩华家院子里吃烧烤,季行跟他们说,在北美经常在院子里烧烤招待客人或聚会,花钱少,又不用自己做菜,大家手上都有活干,边干活边聊天,其乐融融。结果四人都去买了烧烤炉,或在自己家,或在工作室的院子里架起来。这天,是在吴倩华家。
  “机车王流水线上到五条了,还不够,老张都愁死了,说员工培训不够,产量提升太快。老板一直希望走得稳的,但市场不去占有就要凉了。”吴倩华说。她现在被老张正式聘为机车壶设计师,拿工资了。虽然她也时不时的接点活,但作为老张的侄子辈,又对机车王公司多有贡献,老张也睁只眼闭只眼。由于在公司工作,消息自然灵通。
  “其他机车壶留下的真空和新增加的容量,的确现在除了机车王去填补也没有别人了。”黄维说,“除非哪一天,机车王开始卖他们的机车,那就会有新的机车壶生产商参与进来。”
  “这暂时别想了,老张赚钱不怕多的,越喊累喊愁,越干得屁颠屁颠的。”吴倩华笑着说。
  “其实可以卖点机车,让一些老的机车壶生产商也开始生产机车王壶,这样分担一点生产压力,也可以多卖点泥料。”黄维说。
  “切,你想得倒美,你信得过他们?立马又倒腾出什么仿冒品来。信用为上,这是机车王的信条。”吴倩华答。
  “机车壶的客户群很好玩,很大一部分人已经提升到体验壶了,但还是在集邮一样的收集机车壶。”顾泽燕说。
  “这不算啥,你知道各家泥料商卖出的试片销售量多少吗?那些壶友明知道没啥用,还玩得开心死了。买了那么多小工具,不玩怎么过意的去?你别说,小张这人,看上去老实,头子还是挺活络的。”吴倩华答。
  “不能不说紫砂还是真有魅力。”黄维赞道。
  “现在传统壶情况怎么样?”黄维问。
  “复古派没啥问题,跟着市场整体走。那些老的家庭直播间靠口口相传,也还维持着原来的水平,就是个温饱吧。高端壶受打压大。”吴倩华说。
  “他们的圈子不是人员很稳定吗?价格根本不是他们的客户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怎么会影响到他们?”范敏敏问?
  “这个么,中国特色了。”吴倩华,串好一盆鸡翅,端给黄维。
  “嘿嘿,”黄维笑了一声,没有说下去。
  “很神秘的样子?”范敏敏问。
  “姐姐呀,你呀也太艺术了,不领市面啊。”吴倩华说道,“今天我就来教教你。”

和教授乱入紫砂江湖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