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天意弄人(1/2)


  尽己所能的梁晓诺只敢寄希望于书本,祈望它能给自己一点力量,让星星之火燎原。
  然而星星之火虽然可以燎原,但也需要一个量变的过程。梁晓诺在编程路上攻坚克难,终于天道酬勤,上天馈赠他一个甜甜圈,仿佛是主人给狗舔手指似的,让他独立自主成功地编写完一个能完美运行的程序。
  而后他兴奋得冲出自习室,欲要分享快乐,可当他抬起头看见清澈见底的天空——那纯洁干净得宛如处子眼眸一般的夜色,勾起了他对所有贮存往事的回忆,而他心里面却空荡得像夜色下的海面,空荡得泛白、空荡得死寂!
  他奇怪自己看着看着,眼眶就不禁湿润了。抬手擦拭眼眶发现有泪珠,恍然地明白,这也许正如马尔克斯说的那样——生命中曾经拥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他也终于懂得了爱情里的“中庸之道”——爱情和幸福,就像手里的沙子,无论是攥得太紧或是太松弛,都会从指缝中流失,一去不返。
  有人说最凄美的爱情是飞蛾扑火,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飞蛾扑火只不过本能的条件反射而已,如果除去这个科学成份,那么最凄楚的爱情应该就是扑火飞蛾无火可扑了。
  虐人于此,梁晓诺以为这应该是不幸的下限了,却不料还有不幸的更下限在迎接着他。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天他去图书馆时,发现自己奋斗的作案工具被别人撸去了。他慌乱地以为,这是管理员嫌自助书架太乱,便把自己的书给清理了。
  然后,他忙跑去失物存放处找,结果没有找到。接着他又跑去图书馆的各大角落里搜,同样一无所获。
  排除了管理员肇事的可能,他开明地想,也许是某个好学者头昏眼花,拿错了书,把自己的书带走了。
  这样想着,他又气又大方地自我安慰,觉得“某人”会发现的,会把书放回原处。
  梁晓诺等着别人察觉,然后把书归还自己。这期间他为了打发等待里无助的时光,只好压制着焦躁和惶恐,去书库找闲书看。
  他在图书馆里漫无目的寻书。可汗牛充栋的图书馆加剧了他焦虑。
  以前光顾图书馆都是有目性、有针对性,所以不觉得眼花缭乱,而现在他面前就好比摆了满汉全席让他吃其中一道菜,这难免会让吃者无从下手;更好比通货膨胀,满大街都是不同商家品牌的同一种商品,购物者看到难免不会纠结一番后索性直接不买。
  梁晓诺置身其中想看书,但又不知道该看哪本书,毕竟图书馆汗牛充栋,看得他意马心猿举棋不定。
  不得已随手拿出一本散文书来读,却发现根本读不了。他这几天的思维原本就是散射性的,再读散文,其结果就像是数学里“散的散次幂函数”积,其散的效果可想而知。
  他看着文章感觉就像是字在纸面上狂乱飞动,无论如何努力,都捕捉不到那些字体而聚精会神。
  他心烦意乱地丢掉,换一本情感类读。情感类小说虽然易读,但该类作品绝大多数的情感路线都跌宕起伏得如心电波,每当读者与书里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又会把读者带入到一个痛苦的意境里面去,加大悲伤的分量。

和格致,遇见不一样的自己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