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4)


  过了腊月十五,各家的女人纷纷忙碌了起来。
  阴冷了一个冬天,太阳终于露面了。冬天马上就要过去,大地有了一丝热乎气。趁着这好太阳,家家户户的女人带着家里的女娃,把所有的床单被子、毛线鞋统统挑到港子河里去洗。安静了许久的港子河又热闹了起来,两边的河岸都蹲满了人,她们尽情的在这清澈的河水里洗刷污脏。
  谭家英挑着一担脏被子走在石子路上,月红手臂上挽了一个黑塑料桶跟在后边,桶里塞满了脏兮兮的毛线鞋。
  陈华英和妹妹香英跟着她妈走在后面。
  “哎,月红。“华英在后面喊到,三步两步蹦上前。
  月红和谭家英回头,只见华英笑嘻嘻地蹦过来,她妈挑着一担被子,她妹腼腆地跟在后边。谭家英客气地同华英妈打招呼,“你也来洗啦。“
  华英都快赶上她妈高了,别人都叫她妈:矮姑。但是谭家英总觉得这样叫不好,又没听过别人叫她名字,所以只好不带称呼,反正也没大几岁。
  “哎,是。今朝好日头,看到个个来洗,我也来凑个热闹。“华英妈笑着回答。
  华英爸陈友世从小没了爸妈,与一个疯疯癫癫的弟弟相依为命。长到二十五岁都没成家,同龄的后生孩子都五六岁了。还是他叔叔起的头,让他婶婶去找媒婆说说看,“人才啥的,咱也不敢要求,只要好好过日子就行。“。家族里有一个光棍,说出去,总是不好听。
  后来媒婆就领来了“矮姑“,人矮是矮了点,只有一米四的样子,但是样子不丑,人也和气,又勤快。“矮姑“娘家呢,因为她这样矮,也是没人上门来提亲,女子留到二十四五,对家里没娶亲的兄弟也不利。正着急把她打发出门呢,所以也没什么要求,两人很快便成了亲。
  几人来到河边,此时港子河两边蹲满了人,她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两家人开始热火朝天干起来。大人洗床单被子,小孩洗毛线鞋。谭家英先是在冰冷的河水里把被子打湿,揉搓一番,再用棒子锤打一通,“咚咚咚“两岸响起此起彼伏的捶打声,融合女人们七嘴八舌的说话声。湛蓝的天空下,港子河桥上的栏杆上,晾满了图案各式的被套,它们被绳子绑在栏杆上。呼呼的北风把它们搅到半空,就像飘扬的五彩的旗帜。
  这些收拾妥当之后,各家便开始准备过年的果子。要制作麻酥,炒红薯片、炒花生,炸红糖油圆、炸角酥、炸糖根。这些便是正月里招待客人的家底,还有回娘屋里也少不了这些。
  从一早上吃过早饭起,谭家英就没停过。她挑了些糯米去碾米场,碾好的糯米粉拿回家后。她吩咐月红和立生把饭桌清理一遍,就把糯米粉一部分倒在饭桌上,中间挖出一个窝窝,里头倒上用开水化好的红糖水,再慢慢把旁边的干粉子一点一点往窝窝里翻,一边搅拌,拌匀后就开始耐心地揉,直到粉团光滑。她把这个粉团放到大瓷盘里。接着又去和面,做角酥用。面粉是她前些天在长鼻子店里买来的。面粉放盐和好之后要发一会儿,等发好了就用酒瓶子擀成纸一样薄的面皮,撒上面粉,切成斜刀形状,就可以下锅炸了。等糯米粉和面粉都和好之后,她就叫立生去烧火。大铁锅烧干水分,往里边倒上小半锅油,等油温上来就可以炸红薯片了。她这边炸红薯片,月红和立生就开始把放了红糖的面团做成一个个半个拳头大小、小指厚的面剂子,整整齐齐的排到篾篓里。
  这样的日子,男人们一般早早出了门往祠堂里去了。那里几桌打牌的,就算去的晚,没上到桌,在旁边看着也能打发一天。这么冷的天,上了年纪些的,手里会提一个小的烤手火笼,大多数后生还是硬扛着,冷了就抖抖腿,抽一根烟就扛过去了。

和大迁徙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