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回到花桥(1/1)


  漳县花桥镇2017大学生村官选拔计划下来了,莲花村大学生村官-冉南周这一行字赫然在列。
  小畅在我的介绍下,也开始懂我为什么选择回到花桥。何况花桥也没那么远,开车的话,高速几个小时也能到。心的距离只要不远,那就不远。
  莲花村还是一个很传统的小村落,需要引来鲜活的血液。这里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怎么盘活他们,怎么用好,是莲花村的破局关键。
  17年的暑假很热,在离开校园之际,我去找了小畅,我们一起在魔都的暮色里,等到月亮升起,我躺在草坪下,等她用吴侬软语唱着。
  哎呀,小情郎,侬莫愁…
  是啊,小情郎要说不愁,那也不可能,但是我相信我们。
  花桥镇对于我们这些从各地回来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花桥镇的镇长和书记都出席了这次的大学生村官欢迎活动。
  黄大生镇长在会上,说道。
  花桥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兼顾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的较为传统的乡镇。我们拥有工业发展基础和旅游业发展基础,但是对于发展起来的要求还是有一定距离。诸位回来,就是来建设花桥的,你们要有信心!
  会场中,大学生村官们的热情被点燃,似要大干一场,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镇一把手廖俊凯对大会做了总结。
  同志们,村工作不好做,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大学生村官你们不是来体验生活,你们是要融入村民的生活,村中无小事。我希望再次看到同志们时,能看到更加成熟的你们。欢迎你们加入花桥!
  热烈等到掌声经久不息。
  我们像一颗颗种子,被精准播撒到每一块田间地头。带去的是理想和希望,孕育的是新的理想和希望。
  拖拉机拉我进了莲花村,我先到了村委会,见到了村书记。
  村书记邹有仁,看着我,紧紧地握了握手。
  南周,欢迎你来到这里,兜兜转转这么多年,终于还是回来建设莲花村了。这里民风淳朴,资源丰富,我没有别的话,希望你能做出点成绩来。
  邹有仁,我的一个远方的叔伯。邹姓是莲花村的一个主要姓氏之一,他可以说是看着我长大的。
  邹书记,我回来也是想看看能为村里做点啥。
  叫叔,平常喊我邹叔就好,村里没那么多讲究的,还搞搞调调。
  村主任黄克秋在外面还没回来,到的第一天也就没见到。
  村委会是一个二层小楼,之前是大队的学校,现在是村委会兼村民活动中心。在村委会后边有一排小平房就是我的宿舍所在了。
  推开门,一股子霉味扑面而来,灰尘也扬了起来。这地方我之前来过,小时候在村里的时候,这个小学就荒废了,这里成了我和小伙伴探险的地方。
  泼了盆水,压住了灰尘,再用拖把把污水往那拖拽。
  一张单人床,一个书桌,一把老式椅子,简单到没有其他的家具了。
  收拾好房子之后,我就走了五里地,来到了奶奶家。
  爷爷奶奶都在家呢,他们还不知道我回来啦。
  谁啊。
  嘎吱一声门开了。
  爷爷奶奶看见我很诧异。
  不是不让你回来过暑假嘛,你看这路都坑坑洼洼,回来不是受罪嘛。
  想你们了!
  我进屋子,跟爷爷奶奶畅谈了很多很多,我的人生规划、情感和我对他们的思念。
  吃完宵夜,傍晚我就回去村委会了。
  这里的夜十分安静,就只能听见虫鸣和偶尔经过的车辆。我看着夜色下的堰塘,一座座安静地待在那里,几十年前也是这样。
  这个时候,那些荷花正在堰塘里翩翩起舞,粉粉红红,姿态万千。小时候很喜欢这些漂亮的莲花,它给村子里的平淡生活带来了彩色还有清爽。
  莲子吃起来就很清爽,我们小孩子经常下堰塘摸莲子吃,然后就是回家挨揍。
  莲子那个芯太苦了,不过是去火的,谁有火气了,就去专门找那个芯吃。
  莲花给这个村子除了夏天的彩色和清爽,还有冬天的丰收。但是这份丰收是很冷的。
  穿着长胶裤,趟着水到达淤泥最多的区域,那里的莲藕是最好的。那个时候的天气大概在两三度,水下会更冷。采藕的人,会提前喝上二两酒,暖暖身子,才下堰塘,直奔那个淤泥包裹的区域。
  过了一座座堰塘,看到了一颗松树,那个是村委会前的标志,冬天也绿绿的,很有生机。
  走进我的小屋,躺下后,没多久就很沉沉睡去。
  梦到了她,她还好吗?
  

和州桥与花桥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