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2)


  1
  剥离,剥开分离。对于剥离,人们大概最先想到的就是抽筋剥皮,有关酷刑一类的。但这里不是,这篇写作集不是,创作这本写作集的目的是记录和建立,审判和重构,总之很多。对于一个少年来说,这想要出人头地的臆想毕竟是太真实了,它不顾上帝给你设下的牵连,不想时光的压制,将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中构建起一座虚幻的桥。
  功利的需求一旦出现,人性的展露便命中注定。
  我宁愿将这篇写作集比作庇护所,一种内在世界,一种灵魂的赞歌,一种自我的戕害。另一种寻求的迷途。
  2
  剥离本意。说实在的,这“剥离”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的,很多事情都一样,但“剥离”在这是一种感受。如果硬要找一个大概的形容,大概是:神游天外,伴随着头痛,头晕。
  剥离是硬生生将自己的灵魂拽出来,从充满限制的躯体中解放出来,从这一点来看确实是酷刑无疑,这是在向早就设下的桎梏发起冲击。
  冲击容易,获得灵魂的解放也容易(当然我指的是神游天外),如何停下来就是问题。
  见过飘散在空中的粉尘吗?雾天,或者是“撒盐空中差可拟”的情形?是的,当你成功冲击出来,解放的时候,你大概会惊奇的发现:自己没有依靠的地方。所以剥离分为两步,一步冲击,一步皈依。当你成功击破桎梏,那么你接下来要走的就是比冲击更难的路,这路直到你回归到自己的躯体中才会停止。你正在皈依,或者寻找依靠更好点,皈依就是停下来的方法。
  支撑,动力,自信心……有很多名词能给皈依下定义,追求皈依的路上便就有了种种风景。暝浑所存之物哐哐作响,荆棘丛生也有可能,你可以抄小路,也可以坦荡地走坦荡的大道。
  人们只能走下去,而不是走到头,这一点我很赞成史铁生。剥离中的第二步是要走的路,只有在这时候,名字和躯体,血肉和浮俗才会愿意分割出一点点时间去完成一趟不美好的旅行,黑夜是他们出发的好时间。他们归来之前,我才是我,而不是名字或者躯体。后两者占谎言的多。
  3
  灵魂之间的交流越发缺少,痛楚常在觑伺,剥离则是唯一的办法,剥开躯体显露灵魂。我常常想象如果我们真的有一天能够灵魂出窍,在无垠的宇宙中遨游的时候,碰见了与自己共鸣,同频率的人。于是那个时候两人共同踌躇,共同停步,共同思考,共同伸出自己食指,慢慢地向前,慢慢地,要在近之又近的地方停下来,又要仿佛隔着银河般的距离,最后两根食指轻得不能再轻的互相触碰,如同新生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的吃力。这一下是跨越限制了,跨越名字和躯体。
  那该是多么美好又触不可及呢。
  而且剥离是受命运辖制的,不可控的无力感会比触碰时的快感更强更烈更绝望。我们根本不会知道会在宇宙的那一个角落碰见自己的共鸣者。无力感未知,但迷人,对于初次触摸这种剥离的人来说,它同时也有着致命的诱惑。

和剥离乱纪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