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越国事、演武闻(1/3)


  琅琊王氏!
  四阀中的琅琊王氏!
  世人皆知越国以武立国,昔日越太祖季沛倚仗江湖宗门和绿林豪侠之力,自丰县起事,抓住北地动乱、前陈动荡的时机,合纵连横,历时二十一年,终成霸业。
  而今大越独霸南国丰饶之地,裂沧河与北地胡蛮平分天下南北,其时至今,国祚绵延已有九十一年。
  是以不同于前朝,越国向来武功昌盛,宗门、绿林大兴,家族门阀反倒声势日渐衰微。
  可其中也是有些例外的。
  或是因为族脉绵延,千年积累底蕴深厚,根深叶茂不可轻忽;或是借越国后继诸位皇帝革新之机,锐意进取,壮大己身成就豪门。
  前者便如琅琊王氏。千年世家传承,更兼懂得因势利导,始终处于顶级豪门之列。
  昔年北地胡蛮南乱之际,琅琊王氏自北方迁至江南,与彼时刚刚冒头的越太祖季沛一拍即合,此后乘风直上,至今仍是南下「侨阀」的执牛耳者。
  后者首属吴兴沈氏。其世家地位高涨与越国皇权日益炽盛密不可分。
  惠帝十六年,大兴武举,设太武学,不拘出身遍纳天下武道英才。
  可武举推行百般受阻,盖因武学修行,不似常事:且不说功法修习多靠名师指点传授,便是习武所需的食补、药补、武备花费便足以劝退寻常人家。
  值此时分,吴兴沈氏不过江东豪族,彼时的当代家主沈戎胆识非凡,主动推举家中麒麟儿行武举之途,往后更有“一门三魁首”之美事遍传南国。
  此后历惠帝、启明帝、景帝三朝,均视吴兴沈氏为国之柱石,当今圣人更曾亲题赞之为“江东第一世家”。
  其势之盛其爵之隆,较惠帝革新前,真是判若云泥。
  却说褚延、章靖所在的清宵门,放眼当今武林,虽比不得三宗六门这样的顶级宗门,但也勉强称得上是一流门派,门中关于江湖、世家的书籍自是不会少。
  因而二人俱是知晓琅琊王氏的分量,也正因此,对王氏嫡脉如此低调出现在清宵门中便更感惊讶。
  褚延此刻回了回神,不由再次确认道:“章靖,你当真没看错?”
  “嗐”,章靖好似被戳了脊骨的猫,跳将起来,道,“我虽然修的是铜皮铁骨,但可不是熊瞎子。”
  “那女孩所穿锦衣上绘得正是‘锦绣云纹抱归鸾’,天下除了琅琊王氏的嫡脉子弟,还有谁家能穿!?”
  “锦绣云纹抱归鸾”乃是琅琊王氏独有的织绣技艺。早年王氏还未南迁时,织此衣袖用的必须是祖地琅琊郡的云蚕丝。
  待到王氏举族南迁之后,因南国气候与北地迥异,云蚕多半不能成活。
  据传王氏为此聘请天下农业大家,耗费几代心血才重新培育出适宜南国生长的云蚕品种,可产量也是极低,如今唯有王氏嫡脉子嗣有资格身穿“云纹绣衣”。

和磨刀志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