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英雄、探查(1/2)


  城西码头。
  破晓的第一缕晨光,温暖地洒在伍怀明冰冷的躯体上。
  不远处,孔匀璋倚靠着船沿,瘫坐在地,半截枪杆落在手中,披头散发,颇为狼狈。
  另一位参与围杀的应天宗弟子则没有这么幸运,整个人趴在石板道上,脖子诡异地翻转了一百八十度,朝天上仰着。已是死去多时了。
  这缕和煦的晨光也平等地照耀在洪成明身上。
  他半跪于地,凝望着这个相处了十五年的大弟子,愤懑与不甘充塞满他的胸膛,可他却只能忍耐。
  作为顶尖合劲武师,洪成明一身劲力早就浑圆如一,距离「凝神」境也不过一步之遥。杀死区区几个初入合劲的散劲武师,从来不是难事。
  可世间事并不全凭武力决,纵然他杀心坚如铁,也只能杀几个应天宗弟子出气,终究杀不得孔珪的族侄。
  至少在越国,没有人能轻忽孔珪的意志,哪怕他始终坚定地站在当今圣人的一边,好像从没有自己的想法。
  那毕竟是「越五卒」之一「武都卫」正朔统帅、圣人亲封的大越「柱国」、与宋玠并称「越国双璧」的孔珪,即便只是一个遥远的名字,也没有人能无视他的分量。
  所以,洪成明只能强压下心中的恨意、痛楚和无奈,满腔情绪到了嘴边只能化为冰冷的训斥:
  “你滚吧。清宵门不欢迎应天宗弟子。尤其是你!”
  孔匀璋踉跄地走了,提着断成两截的长枪往城外挪去。
  李元常沉默着来了,拎着怒目圆睁的头颅从城外走来。
  晨曦的微光,从两道人影间交错穿过。
  新日已至。
  ————————
  李元常静静走到已经陷入永眠的大弟子身旁,屈膝半跪在地,将手里拎着的头颅按在地上,轻拍伍怀明的肩膀,说道:
  “怀明,是我来晚了。今日仓促,只能先割一颗应天宗大武师的头颅来给你作祭奠。来日,我再取季胥行的项上人头为你祭拜。”
  良久后,李元常缓缓起身,双手架在洪成明的肩膀上,安慰道:“成明,不必挂怀。孔匀璋不过小卒罢了,此事症结还在那易王世子上。”
  洪成明默默点头,担忧道:“门主杀了应天宗的凝神大武师,只怕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李元常摇了摇头,笃定地说道:“三五月内,清宵与应天和平无忧。”
  “成明,现在关键之事还是早日让褚延合劲,我们的计划才能继续下去。”
  洪成明虽然不清楚李元常的判断来自何处,但他向来不是刨根问底之人,当下只是应诺道:“此事我必倾尽全力!”
  “好!”,李元常赞许道,说着拍了拍洪成明的背心,示意他打起精神,说道:
  “现在,该带着我们清宵门的英雄回山了。”
  …………
  …………
  人生就像是一个圆。褚延无比期待着逃离,恨不得所有人都忽视他、遗忘他。可命运的无常在于:他自以为的每一步前进,不过是为久别重逢铺垫的坎坷。兜兜转转之后竟重回原地。
  他面无表情地走在满是缟素的钟鸣山上,即使裴绣那一声声充满感染力的宽慰萦绕在耳边,褚延再没有绽放出笑容。

和磨刀志差不多的小说推荐